十一(3 / 4)
个时髦词汇。
方子郊笑:“后现代都过时了好吧。嗯,是带有历史色彩的神话故事。”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确切地说,是一篇巫术故事。而且,非常奇怪,我感觉这个故事似乎见过。”
李世江道:“也许是古书里有的?反正我没看过,楚国人真是罗曼蒂克啊,就像高唐神女,北方的诸侯国一般想不出这样瑰丽的故事。”他在屋里走了两圈,又问:“你打算将它发表吗?”
方子郊有点忧虑:“按说应该发表,但这木俑是古董商——我猜他是个盗墓贼——送给我的,若发表,我怎么提供资料来源呢?”
李世江道:“这是个问题。不过你们学界的事,我也略有耳闻,现今好几批竹简,不都是从地下市场买回来的吗,如果说大学和研究所是官方机构,岂不等于是销赃?可政府并没有管这些事。”
方子郊道:“是,确实政府在装聋作哑。但若不默许,盗墓贼就可能将竹简毁掉或运到海外。不过,那是盗墓贼,我是高校教师,我不能说自己兼职盗墓。”
“你可以说,是从一位私人藏家那里看到的。”李世江道,“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
“是,但那一般是些玺印文字,没太大价值,关注者寥寥。像这么重要的帛书,我想一定会引起轰动,必定有好事者穷根究底,那时,我想隐瞒也不行了。”
李世江点头:“这倒也是。”他沉默了一会,突然笑道:“读了这半天,有没借此认出一些以前未识的字?”
方子郊大笑,又不敢笑出很大声来。人若心中藏有一些事,就会过分敏感。他知道李世江的意思,楚文字很难释读,有些根本无法认识,好在出土楚简有一些是古书,这些古书有些又有传世本,那些不认识的字,通过和传世古书对照,就可轻松解决。在全部资料发表以前,有些能提前寓目竹简原件的学者,若学识不够又很想出名,就会急忙写论文,隐匿自己所看到的材料,假装把对出来的字,谎称是自己考释出来的。方子郊当然不屑这么做,他笑道:“还真有几个,而且是很重要的字。另有几个字不完全能对照,但提供了显著线索。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藉此出成果的。”
李世江道:“我放什么心,其实你要是发表,我也能理解。当然,我会鄙视你。有件事情很奇怪,我始终想不通。”
“什么事?”
“我说了你可不许生气。”
方子郊道:“我们之间不是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