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6 / 6)
他也来一句时髦语言。
陈青枝道:“那就要漆炬迎新人,墓圹萤扰扰了。”她吟了一句李贺的诗,语速悠缓,很有味道。
方子郊也被吸引了,叹道:“这家伙写得太他妈好了。你说,在还没有发明诗的古代世界,人活着该是多么乏味?”
“嗯。我完全赞同你。虽然,古代大部分人应该不识字。”
“那没关系,不识字的人,本身就是乏味的。”他脱口而出这句话,心里却突然萌起一阵悲伤,其实识了字也没多大意思。那些可能更有趣味的人生,不少是被书吞噬的。
陈青枝笑:“你这是文化歧视。”
两人正在感叹,或者说调笑,电话铃响了,方子郊拿起来一听,是李世江,他的声音如常,但很正式:“子郊,今天午睡的时候,我随手翻了一本书,突然又想起那个木俑的事,我感觉,还是无法相信,一个木俑通过机械装置会说话,说不定咱们真的碰到了灵异的事。”
方子郊道:“你又来开玩笑了,世上哪有鬼,好吧,那我们晚上再讨论一下?”他边说边看看陈青枝。
陈青枝说:“有事啊,那我告辞了,以后再来打扰。”
方子郊有点舍不得她走,但留她下来也没什么意思,一块腊肉挂在屋檐下,让人干咽着唾沫,还不如眼不见为净。古人说得好,“不见可欲,使心不乱。”钱钟书曾经捉住这条评价说,这境界不高,古往今来最高的境界是故意见可欲,心中却依旧一潭古水。方子郊可达不到,再说硬留也太落行迹。于是放下电话,送她出门。
陈青枝道:“方老师,再见。对了,不是我故意听的,您刚才电话里说什么世上哪有鬼,什么意思?”
“一言难尽。”
“不要紧。”陈青枝笑,“以后听您慢慢说,咱们应该有的是时间,是吧。”她的眼睛一眨也不眨,看着他。他还没回答,她又轻轻说:“再见。”转身,美好的身影消失在楼道的黑暗中。
方子郊倚门发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