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2 / 3)
:“听说了,新上任的。什么视察,还不是来吃喝玩乐。”
第二天早上,他去了书院。工人仍在装修,没见什么异样。方子郊随口问:“今天没人来吧?”工人说:“乡长来了一下,说书院很有特色,打算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向市人大会献礼。”方子郊想,事情搞大可是个麻烦,也许乡干部就是一时脑热,折腾不会太久。他出来,站在山坡上,遥望着远方,湖水澄净,一排鸭子在水上欢乐地游来游去。那几棵社树立在湖边不远的地方,枝桠粗壮,遮天蔽日。又见一圈人围在树下,指指点点,不知说着什么。方子郊伫立了一会,慢慢走下坡去。
傍晚时,方子郊正帮着妈妈洗菜,支书来了。方子郊赶忙迎上去问好:“据说乡长昨天来视察了。”支书点头:“是啊,主要为你们那个书院的事,当然,那是好事,不过,因为这件事,却给村里带来了祸害。”
方子郊一惊:“什么祸事?”
“乡长看上了咱们的社树,想砍了,孝敬给县长,说县长父母都老了,一直想寻找好木头,打两副棺材。”
“那怎么行?这可是神树。”
“你是读书人,怎么也信奉这套。”
“不是信奉这个,而是欺人太甚,这社树好歹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弘扬。文革时都没砍呢。”
“县长要的东西,我们有什么法子?况且他说不白要我们的,准备给我们一笔大额的扶贫款,修一条柏油路,建一个高档度假村,以后咱们就不穷了。”
方子郊目瞪口呆,那会搞成什么样?宁静的小村要喧嚣震天。但确实也有好处,有柏油路,进出方便。建了度假村,村里人卖点东西,也能脱贫。有现代化设备,住起来也比以前舒服,至少会有个手机基站,没准还光纤入户,就不用跑到县城去上网了。方子郊过惯了城里的日子,也不好说什么,问:“那您来找我干什么呢?”
“想找你动员你的扁头师傅,把树砍了,打两副棺材。我知道他手艺好,剩下的料,能不能给我也打一副。我知道,他脾气怪,但跟你最谈得来。”
方子郊想拒绝,但又抹不开脸面,想答应也无所谓,最后怎么说还不是由自己,于是道:“我是反对砍树,但一定要砍,我也可以去问他。如果他实在不肯,我也没办法。”
吃了饭去找扁头师傅,没想到他说:“砍就砍吧,反正也拗不过当官的,他说要砍,你怎么反对也没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