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3 / 7)
林雨翔点点头,想Susan真是体贴别人。于是往靠背上一靠,轻闭上眼睛。林雨翔没有吃早饭,肚子奇饿,又不好意思拿出面包来啃。此时的夜就像面包一样诱人。Susan已经闭上了眼,和身旁那个像《聊斋志异》里跑出来的女生合盖一条小毯子,使得林雨翔的爱心无处奉献。
此时林雨翔的饥饿仿佛教改的诺言,虚无缥缈摸也摸不着边。实在睡不着只好起身看夜景。这时林雨翔的心中突然掠过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偷看一眼身边的Susan,月光像面膜一般轻贴在她脸上,她的嘴角似乎还带着笑,几丝头发落在唇边,是歌词里那种“撩人心弦”的境界。
林雨翔觉得受不了她表里如一的美丽,又扭头看另一边的窗外。
可林雨翔觉得在车子上坐得并不安稳。徐匡迪就曾料到这一点,说“上海到,车子跳”,那么逆命题是出上海车子也要跳。这车正过一段不平之路,抖得很猛。然后灯火突然亮了许多,想必是要收费了。只听到后面“哗——咚”一声,林雨翔以为自己班的车子翻了,转头一看,大吃一惊,是一辆货物装得出奇多的货车。那卡车如有神助,竟把货堆得高大于长,如此负担重的车想来也是农村的。其实这种结构早有典故,一战时的英国坦克怕路上遇见大坑,所以背一捆木柴,好填坑平路。估计卡车司机也是怕路上猛出现大洞,才防患于未然。跳过不平路,巨响渐息。林雨翔再往后一看,叹服那卡车居然还体型完整,还有轮子有窗的。
通往南京的路仿佛古时文人的仕途,坎坷不平。开了一段后又要停下来收费,司机口袋里的钱命中注定飘泊无家。
然后导游给司机一包烟,要其提神。司机的手挣扎不已,说不要,但最终打不过导游的手,缓缓收下,塞一支在嘴里。一时车子里有了烟味,前面一些不知大自然力量的小子大开车窗,顿时一车人醒了大半,都骂着要关窗。
林雨翔忙去送温暖,说:“你冷不冷,披我的衣服吧。”
Susan摇头说不冷。
这时车内一个女孩站起来倡议:“我们唱歌好不好?”
“好!”
“我先给大家唱一首《闪着泪光的决定》!”
“好!”
“献丑了!”
说完那女孩扯开嗓子就唱。不过这社会上说话这么像那女孩一样讲信用的人已经不多见,说献丑果然献丑,调子走得七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