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7)
——凯84型战斗机也许是日军武器库中最好的空战飞机了。
菲律宾战役中,日本空军正在大规模换装。使用了五个年头的零式机和中岛九七式机逐渐被更快更新的战斗机取代。新飞机有三菱的“雷电”、中岛的“闪电”和“隼”,川崎的“飞燕”。它们都用了闪烁其词的日语命名。其中还有一种中岛的“锺馗”战斗机。它的命名源于中国神话中的捉鬼道士,P—38的日本名称是“双身魔鬼。”看来,“锺馗”机是专门针对P—38的了。多么滑稽!
日本的飞机生产虽然被列为最优先,月产量达到了两千架,飞行员的培养却没有那么快。中途岛战役以后,日本飞行员的水准一落千丈。选择并且大批地训练神风队员,去攻击敌舰,是一种省事省人的办法。
李德击落了另一架“飞燕”机以后,巴坦加斯似乎没有多少油水了。它的跑道上弹坑累累,停机坪上堆着飞机残骸,其中还有一些是用木头、胶合板和帆布做的假飞机。机场边上的高射炮零零落落地开了几炮,旋即沉寂了。敌人隐蔽在绿树和蒿草里,空中无法发现。天气转晴,云底渐渐升高,克拉凯把飞机升到五千英尺高度上,关小油门,慢慢盘旋。“大蓝毯”作战大部分就是这么磨时间。
闲极无聊,克拉凯少校哼起一支飞行员中流行的歌曲:
我梦想展翅飞翔,
我实现了美好的理想。
在这欢乐时刻,
我却收起银色的翅膀!
我愿双手捧起酒杯,
而不是握在操纵杆上。
……
喉头麦克风忘了关,克拉凯的声音传到了中队其余几个飞行员耳朵中。他们扯开嗓子,猥亵地唱起《一个赖利球》。仿佛在巴坦加斯上空,他们只不过是郊外野餐后打了一场地球游戏。
民都洛塔台大概是听见他们唱歌了,立刻发来了命令:“民都洛叫西班牙人一,留下两架在巴坦加斯,其余直飞克拉克基地,受第77特混编队章制。现在还不是唱歌的时候。完了。”
克拉凯向西北方向飞去,一路东南风,省了不少油。空速表没有被偷换,他算了一下,该到马尼拉了。机翼下出现了一个个云洞,他看到了婉蜒如带的巴石河,巴罗克顶的清真寺和歌特式的天主教堂,一五九○年修的西班牙古城堡。在内湖的北岸有一些菲语叫做“邦卡”的小船。马尼拉北方有一座奎松新城。一阵强风吹开乱云,露出奎松城里东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