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来龙去脉(1 / 7)
就在胡客南行的途中,身在清泉县的胡启立,已经打好一批铁器,送入了巡抚大院。王幕安叫住他,拿了一块铁块让他切开。回家后,胡启立连夜切开铁块,发现里面藏有一片扇形的金叶子。金比铁重,所以这块铁才重了不少。
胡启立原本是为了完成王幕安的交代,但当这片扇形的金叶子出现在眼前时,他的神色一下子紧张起来!
虽然身在家中的地下打铁室,周围根本不可能有别人,但胡启立还是情不自禁地抬起头,迅速地看了看四周。
带着三分惊讶、三分疑惑和四分紧张,胡启立凝视着手中的金叶子,指尖慢慢地摩挲叶面上刻着的一个“鬼”字。
“难道老‘鬼’已经死了?如此重要的事,为什么他没有来通知我?”胡启立这样想着,越想心头越惊,额头上竟出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汗。
※※※
“鬼”,是刺客道一个极为尊贵的代号。要讲述这个代号的由来,就必须先从刺客和刺客道说起。
刺客这门职业,起源于夏朝,是从有记载起,华夏三千八百余年间最不讲道理的黑色职业!
最早见于记载的刺客,出现于夏泄十二年,被刺身亡者是被后世称作“华商始祖”、即华夏商人之缔造者的王亥。这个在《管子·轻重戊》中被提及的“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的商族首领,在一次酒醉后,被其弟弟王恒派遣的刺客用石斧刺杀,死后尸体被残忍地卸为八块。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出现了众多青史留名的刺客。“曹沫盟柯,返鲁侵地”,“荆轲刺秦,图穷匕见”,都是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一时期的刺客,大多“士为知己者死”,身上带有侠的气质。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描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刺客。
秦朝以后,单纯以政治、仇恨而行刺的刺客逐渐减少,更多的是纯粹为金钱而行刺的杀手,即后来所称呼的暗扎子。刺客和暗扎子最主要的区分,就在于动机上。这种区分,在历史上的体现很是分明。比如同在唐朝,唐肃宗时期弄权的巨宦李辅国,就是在家中被刺客所刺杀,而唐宪宗时期的正直宰相武元衡,则是在早朝途中遭暗扎子暗杀身亡。
在明朝万历年间横空出世的刺客道,就是一群刺客的集合体。作为一个组织,上到居庙堂之高的朝廷,小到处江湖之远的商会,都有自身特定的构架和规矩,刺客道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