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保皇党(1 / 3)
涵元殿内,关上殿门后的光绪,身上的疯癫状态忽然一扫而净。他不再呆坐出神,不再喃喃低语,不再叫苦诉冤,也不再抱摔物件。他忽然变得无比正常。他从后殿中引出了几个人,几个穿着黑色夜行衣的人。
“人都撤走了,你们赶紧找机会溜出去吧。”光绪说。
一个黑衣人向他走近了一步:“皇上,您当真不跟我们走吗?”
光绪坐回御椅,叹着气说:“我如果要逃,早就逃了。”他自称“我”,而不言“朕”,显然对这几个黑衣人的态度,要比对冷德全和索克鲁友善许多。
光绪这句话一点也没有说错,他若想从慈禧的囚禁下逃走,并不是没有机会。
当初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时,宫中大乱。《庚子国变记》记载:“是日,百官无入朝者……宫中人纷纷窜出。”当时皇城内一片混乱,人人争相逃命,谁还顾得上别人?这时候,光绪若更换一身太监的衣服,乘乱逃走,可谓轻而易举。他也不需要逃多远,只需逃到东交民巷列强的使馆里,便可摆脱慈禧的控制。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身为一国之君,他不愿偷偷摸摸地做事,而是直接面见慈禧,对慈禧说,他想留下来主持乱局,珍妃也跪求皇帝留京。慈禧当然不会让光绪有机会独自掌权,命崔玉贵杀害了珍妃,挟光绪出狩西安。在逃亡西安的路上,光绪也有逃走的机会。途经洋河时,恰逢河水大涨,将桥冲垮。《德宗遗事》记载,当时慈禧急着逃命,让心腹太监们抬着她的御舆过河,却把光绪留在了洋河对岸。此时陪伴在光绪身边的,只有忠于他的肃亲王善耆。光绪大可以乘机脱离慈禧的行伍,返回北京城,然而他却没有,而是叫善耆去附近的村子里找人来抬他过河,追上了慈禧的行伍。光绪之所以不逃,正是因为他内心认定自己是一国之君,乃是大清的正统,如何能行逃跑之事?
光绪对黑衣人说:“梁铁君,你此次回去,路上务必要小心,莫被人识出身份。你回去后,转告康有为和梁启超,就说我有自己的打算,叫他二人别再来为我冒险。”
站在光绪对面的黑衣人,姓梁名铁君,是保皇党的骨干分子。此次田景池等人入宫行刺,正是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会的掩耳盗铃之计。
早在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就意识到,要推行变法维新,必须除去守旧大臣和慈禧太后,否则新政空有条令,却无从实施。为此,康有为制定了“围园杀后”的冒险计划,只可惜这一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慈禧太后便抢先一步发动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