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初入书冢(5 / 5)
似乎不是。书冢里,修炼过密宗功法的人都看不懂这是什么心法。
另外那个叫王书臣的教授,据说祖上就是个精研佛法的大家,但从小耳熏目染在佛教典籍里的他也看不懂这些东西。于是他们断定:这些东西一定是前人留下的密宗修炼心得。
第一眼看到这套影印经书,洛桑就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东西了。这些密宗高手们,都有个习惯,在临近飞升前,把自己对本门心法的修行体会记录下来。而为了使弟子们不至于荒废了佛法,就多把这些东西写在自己最喜欢的佛经后面。没修炼过的人,还真是不好翻译这些东西,只是那些那繁杂分类,就够一个人头昏脑涨了;况且这些影印本本身就比较模糊,记录的又都是些高手们用生涩的词汇描述的自己修炼的感受,就更加不好理解了。没经历过那些境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用怎么来解释他们描述的状态,更别提翻译了。
杨悦一直在苦恼的面对着眼前的文件夹,洛桑拿过来她面前的,随手写了起来。
杨悦好奇的看着洛桑似乎毫不困难的书写着译文,又对照着藏文,立即对他暗自心折:这个洛桑同学还真有料,他一翻译,自己也能看懂大部分了,在西藏的培训班里,就听说过他的一些传说,现在看他对这些生硬的经文那么熟练,莫非这个洛桑是个还俗的喇嘛庙僧人吗?
洛桑可没想到杨栎脑袋里的想法,他只是在用尽量好懂的汉语来解释这些东西。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对自己已经没什么用了,翻译出来让大家看到,也是对修炼密宗的人的一种帮助;并且,没达到这些境界的人,看了这些东西,也没用。
他没想到,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时代,有一部分人不是修炼者,但他们是研究修炼者的人。自己所翻译的东西,根本就是对前辈们境界的一种完美的阐述,那些研究者得到洛桑翻译过来的手稿,能据此推断出以前所不了解的很多东西。幸好洛桑还是习惯于用文言文来书写,就是横书,也不太习惯;这些都使洛桑的译文生涩了许多,也为洛桑今后,招来了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