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敝帚自珍(6 / 7)
数解释前面的例子,当你答应了高1000元的那份工作之后,另外一家要多给你8天的年假(而不是原来的5天),才能让你改主意。
如果一个涨薪10%的跳槽机会,会让你犹豫不决(意味着两份工作的效用相等),那么说明“跳槽成本”其实只有薪水的5%。
不过,有人提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当我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500元钱,买一双标价500元的鞋时,为什么我对这自己拥有的这5张钞票没有产生“禀赋效应”呢,为什么卖家没有对他的鞋产生“禀赋效应”呢?
为什么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理查德?塞勒是这么解释的:因为你知道,钱是用来花出去的,商家也清楚,商品是用来卖掉的,所以不会产生“禀赋效应”。
反过来说:当你对钱产生拥有感时,你就不能理性地面对“花钱”这件事。
穷人的钱是用来维持生计的,所以穷人常常对钱有“拥有感”,就产生了“禀赋效应”花100元钱的痛苦大于得到100元商品的快乐;喜欢的东西没货了,竟然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
而富人相反,他们的钱是用来“钱生钱”的,不停地进进出出,不能不会有“禀赋效应”的心理负担。
钱这个东西,一旦停止流动,就会迅速贬值。所以这个世界往往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同样,在做生意的新手眼中,商品和钱,是两样东西,卖得不好的商品,你让他打个折就像割自己的肉。
但在生意老手看来,它们都是财富的不同形态。所以他们更注重资金周转速度,该清仓甩卖时,毫不犹豫。
用一句老话说:钱只有被用掉了,你才拥有了它的真实价值。
屁股决定脑袋”的非理性判断
“扪心自问,如果你是别人,你愿意和你自己合作吗?”
“想都不敢想啊,哪有这么好的福气……”
上面虽然是个段子,但“禀赋效应”确实让我们做出了很多“屁股决定脑袋”的非理性判断。
你是否曾经认为某某某能力不如你,但升职加薪总是快你一步,因为“那个人会拍马屁”?
你是否为领导用了别人的方案,而让你一周的努力付诸东流而生气,你认为你的方案明显比别人的好,领导是眼瞎了吗?
当我们处于“卖家”的角色时,我们是否高估了自己的作用?当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