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无微不至的关怀(13 / 16)
发作为威胁,和她发生关系;小镇上的女人和孩子开始把对她的羞辱作为交换手段,而男人则在深夜的时候摸进她的房间。
在“交易”的过程中,“善良”就是这样如同玻璃杯般能一敲即碎。当善良的成本提高,作恶的成本下降,谁还会管他人的死活?
这才是人啊,更是正常人一般情况下不敢正面直视的最真实一面。自己不敢正视自己潜在的丑恶,但内心对黑暗又充满好奇,有些事情我们不敢做不能做也“做不出”,但别人做出了,我们就在有意无意中对别人的行为作“窥视”了。
不要被表象迷惑了,在生活的潜规则后,存在的是生存的终极规则。
什么是生存终极规则?
在吴思的《血酬定律》,里面有一个“血线”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存资源低于一定限度时,会选择以“命”来换生存资源。就像《狗镇》中的女孩格蕾丝。
纵使这样,那些看事处于跷跷板高处的人也不要太得意了,天底下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所有你曾经自以为占过的“便宜”终有一日要一一奉还的。
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写道,“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周冲说,更关键的是,你不知道这是礼物,还是会将你整个人生抵押进去的诱饵。
这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四面楚歌”的生存环境,好人坏人没有谁能一帆风顺,也没有谁能躲开一切磨难与诱惑,或多或少或迟或早或深或浅你总会陷进去些。在现实面前,“懂事”有什么用?“善良”能干些什么?“人性”值多少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不该做一个德行有亏的坏人,但也不要做那个除了“懂事”一无所有的可怜人。
先行动起来。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意思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些都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
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能带来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绝佳借口,于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终等到拖不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