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无微不至的关怀(3 / 16)
男人,为了长生不老,也可以受点憋屈的嘛。
第二,寡妇清的经营与“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冲突不大。商鞅和韩非所指责的商人,是那些囤积居奇、扰乱市场、跟国家抢土地、抢劳动力的投机商人。而寡妇清在帝国边疆的巴蜀地区,那里土地贫瘠,本来就不是粮食主产区,所雇佣的劳动力,很多也是当地土著,对于国家耕战目标影响不大。相反,通过优待寡妇清,还可以安抚当地势力,巩固秦国在西南地区的统治。
第三,表彰勤劳创业、作风清白的寡妇清,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统一天下以前的秦国,不讲礼仪,“父子无别,同室而居”,被东方六国看做没文化的野蛮人。在男女关系上,更是比较随意,大家知道,从秦始皇的太祖奶奶芈月(宣太后)到亲妈赵姬,在个人生活作风上都不太讲究,成了六国的笑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光搞修长城、建弛道这些重大基础设施提升硬实力,也要讲软实力,改良旧风俗。《史记》记载的五块秦始皇刻石中,有关“匡饬异俗”的内容就出现了三次。在这些碑文中,秦始皇把“贵贱分明,男女礼顺”这些事情看的和平定六国一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表彰勤劳创业、作风清白的寡妇清也是秦始皇弘扬价值观,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举措。
其实,在那个年代,女老板想“会见”皇帝,也不一定非要像寡妇清那么牛。
在寡妇清会见秦始皇的年代,大秦帝国泗水郡沛县的乡下小酒店,一个汉子喝多了,在店里睡着了。
女老板王大妈把他喊醒:“刘老三!又睡着了......酒钱呢?”
汉子勉强睁开眼:“先欠着吧,等我发达了,成了始皇帝那样的大人物,一定。。。。。。。”倒头又睡。
年底,刘老三欠的酒钱眼见得没指望了,王大妈含泪冲销坏账。
一百年后,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写道:高祖皇帝刘邦好酒,常常到王大妈家赊账喝酒(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肖振宇刚讲完故事,在一旁等候多时的贺筱筱凑过来,为宋坤宇讲解如何让生命不平庸:
我们都无数次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即一个人在某个特定领域坚持努力10000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道理听上去不错,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努力就一定能达成所愿吗?拼命10000小时,就真的能成为精英吗?
现实中,这并不是一个必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