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部分(5 / 6)
为什么你不叫我‘郭小蝶’?平平是小什么,小蝶不是还比小美好一点?”
宝珠懒理女儿的一大串问题,偏头望向窗外,做状浏览。偏偏马路上正在施工,设了一长排路障,挡住视线,雨中满眼泥泞,毫无街景可言。宝珠退休后和丈夫参加旅行团四处游览,足迹踏遍中外各大城市,算是见过了世面。这几年她住的台中都市重划,家所在的新区市容比老旧的台北整齐许多。此刻不禁心想:台北真难看!入秋就下雨,马路永远修不完,老是坑坑洞洞。她早忘了四十五年前,十八岁的自己对台北繁华都市的赞叹。
那天一过桃园就下雨,出了台北火车站,四围都在施工,出租车绕来绕去,原本十来分钟的路开了半小时。宝珠初出远门的兴奋感盖过了因为不惯长途旅行而引起的种种不适,可是坐了几个钟头的火车没晕车,短短的出租车程却颠得她反胃想吐。
宝珠强压喉头涌上的酸水,睁大眼睛看着马路上的商店和行人,无意间把脖颈伸长,脸也靠向车窗为了透气留着的缝隙;迎着飘进窗内夹风细雨的青春面庞上顶着为了上台北“吃头路”新烫的头发。远处街上的人看不清,还以为里面坐了只好奇的贵宾狗。
“到位了!”替宝珠介绍工作的亲戚大声宣布目的地到达。坐在后座的宝珠连忙拿起身边的大包小包准备下车。
这边的马路比火车站前还泥泞难行,路边一条长洞挖成了战场上的壕沟,旁边散乱地放着一节节水泥涵管,出租车没办法前进,就近在马路上停了。宝珠抬头看见大门口“三福模具公司”的招牌崭新,想到这就是自己将来的工作地点,心中有些激动。
郭家的住房和工厂、公司共着外围墙,走进临大马路的铁栅栏大门后有片原来像是农家晒谷场改建的宽阔车道兼杂物堆置区。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属边陲省会的台北城在一九四九年迎来丢失大陆的国民党,转型“陪都”已经十几年了,可是城市建设需要时间,现在的信义计划区当时还是一片田野风光,三福公司就是个“住办合一”的郭家大院,四周都是绿油油的菜田和水稻。
雨下得越来越大,亲戚带着宝珠和行李,替自己打了伞就顾不上她。宝珠用身体护住包着礼物的花布包裹,像只落汤鸡一样狼狈地跑进厂房,不及安顿,先去办公室见东家亲戚。
五十岁的老老板郭三福当时已经退居二线,负责管理工厂,把业务交给刚服完兵役回来的长子郭银俊。郭三福的父母年轻时带着儿女北上卖菜,后来勤奋兴家,在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