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部分(5 / 6)
人很快发现从唐山过来接管的“公家”没比日本人更好;税更繁重,军队纪律差,警察欺善怕恶,对良民都索贿,心里就凉了。过了年把,发生二二八事件,国民党派军队清乡抓共党同谋,遭到逮捕枪毙的多半是台湾地方士绅。幸好郭家亲友只听说有人不巧上街遇乱挨过打,倒没有伤亡。家族中没死人,郭氏和外省人没有大仇,讨厌免不了,没到痛恨的地步。
日本人走后就失序的台湾社会痛苦地走上了新的轨道。城里有积蓄的富人在旧台币换新台币的金融政策上吃了大亏,乡下有田产的地主在土改政策下失去了世代累积的田地,在城市边缘,份属中产的郭家反而在风暴中安然度过。到了一九四九年,国民党流浪到台北,受惠于市区发展,在地人财富增加。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三福夫妇和中国其他省份的本地人一样,对语言不通、风俗有别的外来难民有着几分因为缺乏接触和了解而产生的忌惮。反感不大,就没禁止儿子银俊和外省女人来往或通婚。阿卿说的话足以代表郭家大人态度:“是要娶回来的就没差!”
安家爸爸却是随国民党政府迁台的高级公务员,以当时的观念那就叫“官”。安家妈妈是上海中西女中的毕业生,从祖父往上算三代都有“顶戴”,无论嫡庶都算前朝官宦人家,随夫逃难到台湾,也还是个“官太”。安心英专毕业,在洋机关工作,她向往浪漫的西洋爱情,也遵守严格的传统家教。安太太从小就教导女儿“女怕嫁错郎”,一定要睁大眼睛,找个门当户对的夫婿。安心美艳高挑,气质出众,银俊被她深深吸引,誓言非卿不娶。可是当完兵回来,心性已经“转大人”的银俊却有了花花肠子,和官小姐之间“光谈不练”的爱情长跑虽然甜蜜,却也加深他的男性烦恼。听话的“小蝴蝶”碰巧在这个节骨眼上飞到跟前,银俊得到机会实践“光练不谈”的男女关系,就放手让下半身去当领导。他越来越沉溺于宝珠的好,却从来没有想过,宝珠虽是台中来的亲戚家养女,却和台北官小姐安心一样未婚,是他郭银俊合格的妻子候选人。银俊理直气壮地实践着“灵肉分离”的三角关系:宝珠近在咫尺,随时见得到,常常摸得着;银俊的周末却都用来配合安心的作息,洋机关双休,银俊也就从星期六中午下班后放下一切,专心和佳人约会。
安心虽然和银俊很相爱,却因为明知父母有门户之见,一直把个交往了多年的“非名门”男友藏藏掖掖不往家里带,这样难免让自负的银俊心中有疙瘩。熬到周末,好难得情人相聚,安心还不想着怎么弥补男友一周的相思之苦,来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