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立场决定生死 (2)(8 / 11)
家,原本也是这黑社会道长的大客户,而且王守仁又逃脱了虎口,分明是有资格与他们分庭抗礼。
现在,潜伏在这座寺庙中的黑道兄弟们,寄希望于和王守仁达成共识,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这个合作,很快就达成了。
王守仁证实说,当他见到这个奇异的老道之后,老道立即向他展示了一首事先写好的诗。诗曰:
二十年前已识君,今来消息我先闻。
君将性命轻毫发,谁把纲常重一分?
寰海已知夸令德,皇天终不丧斯文。
英雄自古多磨折,好拂青萍建大勋。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是一个活神仙,从来不会把人骗。未卜先知闹得欢,约好再见二十年。王守仁来我推荐,绝对是个大圣贤。兜里有钱快给他,反正你是穷光蛋……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为了强化老道这封推荐信的真实性,王守仁也留诗于武夷山,与老道共同炒作这件事情。王守仁的诗是: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守仁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的本事真的大,屁股挨打也不怕。仰天大笑出门去,成圣成贤乐哈哈……无非是表白自己,打死也不要做凡夫俗子而已。
虚像背后的真实
我们可以确信的是,武夷山上遇故人,尤其是发现了老道和寺僧联手的经营模式,这件事对于王守仁的刺激,空前强烈。这种刺激霎时间激活了他的大脑细胞,让他猛然悟到了太多的圣贤道理。
具体是什么道理,这事王守仁拒绝交代。但有一点,老道寺僧养虎为患,和大明天子养太监杀戮群臣,都是一个道理。这其中所折射出来的正是人心的迷茫与人性的晦涩。皇城明明养着杀人的锦衣卫,可读书人还疯了一样往朝廷跑。山里明明是猛虎出没,可香客们还喜欢跑到这座黑寺里来——人生的所谓追求,又有几桩不是飞蛾扑火?
在深山黑寺里,和衣冠衮衮的朝廷之上,演绎着同样的故事。这种行为选择上的类同,是因为隐伏的规律在起作用。
这规律就是道,就是这个世界上的本原与真相。
王守仁吃了这么多的苦,遭了如此多的罪,编了不计其数的瞎话,目的就是要接近并发现这个真相。
他从竹子中没有找到这个真相,他从深山中的遗世传奇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