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建功立业谈笑间 (1)(18 / 23)
但朝廷看也不看,坚定不移地认为阳明先生在瞎掰。
朝廷也不是非要跟阳明先生较劲儿,而是当时就有这样的规矩,地方官上奏章的时候,习惯性夸大自己的功劳,一般的夸大幅度在十倍左右。而朝廷却比较善良,你夸大十倍,上面也没办法仔细地清查,只能是见到奏章,先拦腰一刀,把你的功劳砍去一半再说话。
圣上有旨,奖励阳明先生银子二十两,奖状一张,升官一级。其余剿杀土匪有功之人,等查清楚了再说吧,这次就算了。
阳明先生再写奏章,苦苦哀求,曰:我这边儿没有夸大的,不要拦腰砍一半,就按我说的奖励吧……
朝廷曰:休想,二十两银子已经奖了,够你喝茶的了吧?马上起兵,去岭北,把那里的土匪窝给掏了,快点儿!
阳明先生再写奏章:掏土匪窝,那实在是再容易不过的了。但是,朝廷能不能先借我个旗牌,授予我临机指挥权力,也就是提督军务的全权。只要给了我这个权力,我保证,一个官兵不用出动,只用我训练出来的两千名民兵,最多不过半年,保证将土匪窝洗得干干净净。
朝廷对曰:别瞎琢磨了,借你旗牌,授你提督军务这事儿,是不可能的。
阳明先生仰天长恸,大哭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于是阳明先生再写奏章:就借个旗牌,小事儿一桩,有什么不可以呢,完全可以的。各位领导,你听我跟你们说,我打算这样来训练民兵,请各位傻领导看看有没有道理:
每每调集各兵,二十五人编为一伍,伍有小甲。五十人为一队,队有总甲。二百人为一哨,置哨长一人,协哨一人。四百人为一营,置营官一人,参谋二人。一千二百人为一阵,阵有偏将。二千四百人为一军,军有副将。偏将无定员,临事而设。
小甲选于各伍中,总甲又选于小甲中,哨长选于千百户义官中。副将得以罚偏将,偏将得以罚营官,营官得以罚哨长,哨长得以罚总甲,总甲得以罚小甲,小甲得以罚伍兵。务使上下相维,如身臂使指,自然举动齐一,治众如寡。
编选既定,每伍给一牌,备列同伍姓名,谓之伍符。每队各置两牌,编立字号,一付总甲,一藏本院,谓之队符。每哨各置两牌,编立字号,一付哨长,一藏本院,谓之哨符。每营各置两牌,编立字号,一付营官,一藏本院,谓之营符。凡遇征调,发符比号而行,以防奸伪。
又疏请申明赏罚。兵士临阵退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