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车祸或者第一场雪(4 / 17)
具体情况。这里地域偏僻,人们思想保守,连商业领域基本都是外地人的天下,何况诉讼,很少有人愿意耗财费力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闹上法庭。相对来说律师的案源比较少,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但这种原因他们不屑于启齿,或者说不愿启齿。偶尔有特例,比如当其他律师忙得晕头转向,他自己却闲散得像是被抛弃了;或者某天没有饭局,他又不想回家……这时,就有可能积极过问不起眼的小案子。
罗扬今天就碰到了这样的特例,给因吴启明失约而多少有些忧心忡忡的他带来一丝鼓励。
在电脑前打了两页手稿,罗扬感到双眼发涩。岁月不饶人,近期他常常有一种疲惫感,做什么事都显得力不从心,一种暮年将至的忧戚笼罩在心头。
罗扬并不怕老,也并不畏惧潜伏在年老体衰之后的疾病或死亡。他只是觉得自己有一些事没来得及做,一些心愿还没有了结。或者说,世界欠着他的,他也欠着世界的。欠了一大堆理不清的“债务”的人,又怎能容忍不期而至的老迈与力不从心呢?将《民事诉讼举证原则的适用》顺利出版,是他众多心愿中的一个。还有一些愿望却暗藏在内心深处,考验着他的定力与耐性。它们到底是什么呢?罗扬一时无法准确定义。无法准确定义的它们如同梦魇,左右了他的生活,迫使他不能与自己、也不能与世界做一个清楚的了结。这样的状况成了他生活的“常态”,总是出其不意地打断他对自己以及世界的理性思维,常常搅得他寝食难安。
罗扬关上电脑,把书稿随手摞在一堆散乱的文件上。他站起身,扫视一眼显得凌乱的办公室,心情愈加烦乱不堪。
其实,罗扬是一个喜欢整洁的人。由于心情的原因,他已经有半个多月未好好整理办公室。原先有一个见习律师做他的助理,姓冯,人很勤快,总是把办公室收拾得井井有条。两年后,冯助理开始独立办案,搬到另一间办公室。他依然恭恭敬敬称罗扬“老师”,罗扬则由原先的“小冯”改称他为“冯律师”。自立门户的冯律师偶尔到罗扬的办公室来,向他请教问题或者借用工具书。前几天冯律师过来还书,看见罗扬办公桌上堆积的文件、信函和那部总也打不完的书稿,由衷地说:“您该请个秘书。”罗扬未置可否地点点头,脸上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不快。他没有回答,拿起桌子上的一本小说翻起来。冯律师尴尬地笑笑,准备将刚还回来放在桌子上的《法律辞典》放进书柜。罗扬却拦住他说:“不用,不用。我有个习惯,思维出现障碍或心情烦闷时要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