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仍是灰色(1 / 18)
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围墙外面是一条宽阔的林荫道,临街的一面种着柏树,靠围墙的一面是一排整齐高大的阔叶杨。夏、秋两季,树们很茂盛地生长着,一片苍翠。到了冬天,杨树的叶子落下来,在水泥路面洒上斑斓的金色;冬天的柏树不掉叶子,却蒙了一层灰白,在寒风中挣扎出惨淡的暗绿,似乎要留给人们一线隐约的生机。
在这条林荫道上散步的大部分是住院的病人,也有行色匆匆的路人从那里走过。常常有一些人尤其是长期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在林荫道旁一个没有任何招牌的小摊前停留。说是小摊,其实那里只有一个不知何故留在路边的杨树桩,树桩被锯得很平整,像一个小圆桌,上面放着两个比笔筒高一倍的竹筒。其中一个竹筒蒙着红布,一个竹筒蒙着白布,那两块布不知在竹筒上蒙了多久,看起来有点脏,能依稀辨别出上面绘有神秘图案。那样的图案很少有人能看懂,也因此使两只竹筒显得神秘莫测,里面暗藏的玄机让人疑惑而又神往。
一个瞎眼老太太坐在树桩旁守着两只竹筒。她背靠一棵杨树,双腿盘坐在一张铺在地上的暗红色方形毯子上。老太太的灰白的头发在头顶挽了一个髻,又在发髻上系了一块很大的带有镂空花纹的黑色纱巾。那纱巾撩开来遮住整个头顶后,又从前额沿面颊垂下来,挡住了她的大半张脸,像伊斯兰教妇女的面纱。没有人能看清老太太的模样。当她抬起头时,从面纱缝隙处露出一只深陷的眼眶,多褶而低垂的眼睑不时翻起,那空洞且暗淡的眼球频频转动几下,一股莫名的寒气袭来,让人猜不透她是不是真的什么也看不见。
瞎眼老太太在砂城很有名,但人们对她的来历和她本人却一无所知,大家都叫她瞎婆。
如果天气好,瞎婆每个白天都会盘腿端坐在医院外面的林荫道旁,给那些想知道自己生死或者富贵的人指点迷津。到了夜晚,瞎婆是不出门的,却总有一些不便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的人寻到她家里去问前途或者财运。于是,瞎婆那间破败的小屋前常常停放着各色轿车,大部分轿车从牌号看就知道是外地的。
瞎婆还有个规矩,她给别人算卦不收钱,但事主必须留下一件信物,等她的卦应验了再带两只大红公鸡去她家里谢她,她就把信物还给事主。不过这些都是传闻。然而,瞎婆的小屋外面总是堆着一团一团粘着暗红色血迹的家禽羽毛,让人心生疑窦和恐惧,这却是真的。
李晨光每天从住院部大门前经过,常常忍不住朝瞎婆的算卦摊看一眼,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