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市蜃楼(7 / 19)
者的追捧,也得到了市文联的重视,并计划推出她的诗集作为下一个市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的重点书目。虽然诗集还是没有出炉,电视台却已经为她做了专题片,在砂城范围内热播了近半个月,报社记者写下的有关她的诗歌评论文章也像雪片一样铺天盖地。
一部有影响力的诗集眼看就要面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东风就是诗集出版以及宣传所需的费用。钱的数目也不大,三万多元,但在精神领域遨游同时又在物质世界苦苦挣扎的冷月若雪还是没有能力凑齐那笔钱。市文联一年的活动经费不过两万元,对她爱莫能助。冷月若雪为此一筹莫展。
在九棵树举行的第六届诗歌研讨会为期三天。每天的议程相同:上午开会、讨论,下午自由活动,晚上是丰盛的晚宴。
第三天下午,纺织集团公司的摄影爱好者陆思豫终于拍完了他想拍的景物,比其他人提前大约一小时回到蒙古包前。于是他看见了那个慵散地坐在蒙古包里的女人。
蒙古包内原本光线很暗,夕阳的逆光照在女人身上,使她显得那样明艳,就像一幅彩画,突现出惊人的美。他还注意到,女人面前的矮桌上放着一碗奶茶,碗里的奶白色液体已经没有一丝热气,而她的眼睛始终看着外面那排白杨树,好像很久都没有动一下。他扭过头,沿着女人的目光看那些树,也感觉到了树的不同寻常:几片开始泛黄的树叶在缓缓飘落,凄凉而优雅地纷飞,带着同样的寞落,就像坐在蒙古包里的女人。
陆思豫回过头,朝着女人走去。进了蒙古包,他才认出她是最近活跃于文坛的诗人冷月若雪。
“你怎么不和大家一起出去走走?”他问道。
冷月若雪抬起头,矜持地笑了一下:“这个地方我来了很多次,太熟悉了,所有的沙丘和卵石都可以在心里默一遍,还需用眼睛看吗?”
那会儿她对他并不熟悉,但她知道,他就是在她的视线里游走了三个下午的穿红T恤的男人。
他在她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说:“沙漠的美很难被人接受,尤其在危险降临的时候,比如在沙漠中迷路,还有沙尘暴。”
“这里没有危险,只有冷漠,热闹冲撞下的冷漠,而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些所谓的艺术家带来的。”冷月若雪说。
“冷漠的感触都是由个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与沙漠或者其他人的行为没有多少关系。看来你情绪不佳,想抽烟吗?”
冷月若雪接过了陆思豫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