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追随者(16 / 21)
村长惊惧地后退几步,几乎要跌倒:“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什么也不想干。当然也不想下地收麦子。”柳絮说完这句话,转身离开了村长的院子。
第二天,村委会公布了参加“蘑菇种植技术推广”培训班的正式名单,名单上除了陆霞,还有柳絮。
柳絮和陆霞一起去了公社,她们都很高兴有个伴,培训班分宿舍时,两个人很自然地住进了同一间宿舍。
蘑菇种植在当时的西北地区是新生事物,参加培训班的人都充满了好奇。在一层厚厚的湿润的用石灰水消过毒的麦壳上面,撒上一层混有白色菌丝的分不清是泥土还是锯末的棕黑色物质,再盖一层湿润的麦壳,每天往麦壳上洒水,还要测试温度和湿度,几天后蘑菇就从麦壳里长出来了,一小朵一小朵的,第二天就能长成一大朵,最后在麦壳上连成一片,真是奇迹。其实蘑菇种植并没有特别高的技术含量,主要是消毒、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菌种。菌种是由公社种子站从外省购运来的。所以,培训班没有多少内容可讲。学员们每天上午听农技师讲课,下午有时到刚建立的蘑菇种植基地参观,有时是自由活动,晚上则看电影,每天晚上都有两部片子。
公社有一座露天电影院,在镇子边上,周围种着杏树和苹果树,与一片野生的沙枣林相连。其实,露天电影院和那些果树就与此时的蘑菇实验基地一样,属公社的另一个政绩工程,是在上一届公社书记的规划下砍伐了一片沙枣林后开发出来的。
此时正值麦收,应该是杏子成熟的季节,但杏树上的杏子还像指头般大。不知是引进的树种有问题还是农技师的嫁接技术不过关,也许还有土壤与水质的原因,那些杏树和苹果树上结的果子都长不大,到了收获季节仍然青涩地挂在枝头,熬到深秋,果子就同树叶一样枯萎脱落了,成为一群野鸽子和麻雀的过冬食物。紧挨着果树的那一片没有被砍伐的野生沙枣林却是那样郁郁葱葱,沙枣花开得很旺,在夏夜的微风中枝丫颤动,暗香阵阵,沁人心脾。
许多年后,柳絮依然记得,那个夏季的夜晚,公社露天电影院里放映的是《刘三姐》,那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刘三姐美妙甜润的歌喉引来了镇子上的居民和公社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偌大的露天电影院顿时爆满。但在那个晚上,原本喜欢看电影的陆霞却没有去。她说她头痛,想早一点睡觉。柳絮出门时她已经刷完牙钻进被窝里了。
“世上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