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追随者(2 / 21)
生活。然后母亲离开野外作业的地质勘探队调回到砂城地矿局机关。然后是母亲的再婚。一切都像编排好的程序——关于母亲的悲欢以及柳絮人生命运的程序。
在“大革命”笼罩下的那个乱糟糟的年代,柳絮被母亲遗弃在陌生的小县城里,年少的她茫然不知,未来等待她的是什么,她只是有点小伤感。但是,某个黄昏,孤独的她目睹了一个八岁小男孩面对失去亲人的空荡荡的院子无助地哭泣,她陪着他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并对眼前的世界生出一种莫名的畏惧。
小男孩的祖父和姑奶奶刚刚于一场混乱中死去,他的父亲又被嘶鸣的警车带走了,是经过县革委会批准正式逮捕的。
在小小的县城里能惊动警车来抓捕人还是一件盛事。许多人都去观看了,十一岁的柳絮也拥挤在那些围观的人群中。
小男孩的祖父罗崇文在县城甚至省城都很有一定的名望,他的意外死亡不能没有定论。不久,新任文化馆馆长麦三在一次群众大会上宣布了罗崇文的若干罪状,其中最重要的三条是:汉奸(他在“九·一八”事变后逃避参加救亡运动);告密者(曾经在罗府的田庄里躲藏的西路军战士被马家军抓获最终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自绝于人民的现行反革命(竟然敢说人民群众麦老太太捐献的文物是假的)。小男孩的父亲罗新宇被捕是因为盗窃国家文物,罪证是馆长麦三带人在罗家院子里搜到的一只据说是周朝时期的陶罐,而对文物颇有研究的罗崇文已死,身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罗新宇说不清陶罐的来历。按革委会的逻辑,这样的宝贝应该属于国家,罗新宇将其据为己有,当然有罪于人民。
陪罗新宇一起挨斗的是柳絮的叔叔。
这天傍晚,该吃晚饭了,被拉出去批斗的叔叔还没有回来。柳絮和婶婶坐在饭桌前等他。搭在煤炭炉子上的铁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里面煮着刚上市的新土豆。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已经漆黑一片,炉子里的炭火早就熄灭了,叔叔才拖着沉重而呆滞的步子走进家门。他的脸上有好几处青紫色的淤血斑痕,眼睛也浮肿得很厉害,像是头部挨了一顿拳击。叔叔和婶婶都没有说话,他们三个人坐下来吃冰凉的煮土豆。尽管他们的肚子很饿,但都感觉到了晚饭的难以下咽。
这时,从对面罗家的院子里传来了小男孩的哭声。
叔叔看了婶婶一眼。婶婶起身到炉子前捞起一些土豆,装在一个柳条篮子里,示意柳絮送到对门去。自从罗家出事后,已经没有大人敢踏进他们的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