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1 / 6)
了废纸篓中,大家也是一阵哈哈大笑。
仁人之言
1926年5月9日,冯玉祥到苏联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苏联,社会主义的新制度、新气象使他耳目一新,获得了许多新知识,为民众谋福利的思想趋于成熟。所以他用大量的时间接见苏联工人、农民、文人、妇孺以及军政界的领袖,进入工厂、田庄、学校了解情况。经过广泛会谈、考察,结合自己对革命理论与实践的潜心研究,他更加坚定了对革命的信心和决心。他深切领悟到要想革命成功,没有鲜明的主义与有凝聚力的革命组织是不行的,故而在访苏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回国后,他于9月17日在五原誓师,策应广东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在奉命南下平甘援陕途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正宁的题字碑就是这一时期冯玉祥平民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冯玉祥是沿磴口、银川、固原这一路到平凉的。
在平凉最叫他伤心的一件事是:部队里受伤染病的弟兄,长途行军一到平凉,有些人走不动,半途上搭便车。那时天气太冷,久坐不动,脚部都被冻得失去了知觉。每到一个地方,找店投宿,就急着生火取暖。哪知脚冻久了,一接触热气,皮肉立刻泛成乌紫色,溃烂不可收拾。如此冻断了足、成为残废者不下二三十人。冯玉祥认为这都是士兵缺乏卫生知识,官长又大意疏忽的缘故。他查悉这些情由,急忙分派人员,到各部拦前截后,令沿途注意此事,落店后,当先以冷布擦脚至暖,不可急于烤火。他觉得那些断足的弟兄遭此无妄之灾,作为官长,有失察之责,便深以为疚。
一天,大雪不止,冯玉祥有点感冒,正在房里坐着歇息,忽然他的顾问乌斯马诺夫派他的翻译送来一只大鸟,说是刚刚打猎回来,这只鸟送给他作为圣诞礼物。那鸟周身羽毛雪白,展开翅膀,长达数尺,平常很少见,据说名为“地鹏”。问及本地人,说这是所谓的天鹅地鹏之鹏。冯玉祥觉得不应该如此做,就对他的翻译说:“我请他来当顾问,不曾请他来打猎。这是一种珍贵的鸟,把它打死,如何对得起我的国家?他以一个外国人,未得地方当局允许,就擅自行猎,我们的法律也不能容许。”于是冯玉祥把道尹和县长请来,问其何以不管外国人在地方擅自行猎,请他们查出法令,去和乌斯马诺夫交涉,让他知道国有国法,军有军纪,不可随便玩忽。乌斯马诺夫闻讯后十分惭愧,问冯玉祥怎样才是。他说:“第一,得认错;第二,不得命令不能自由行动。我们是革命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