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3 / 6)
中,缸中尿垢厚及数寸,臭气熏天,令人窒息。犯人若要向外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要付10至20元。冯玉祥见此情形,心痛如锥刺。他以为牢子们所以敢于如此,完全因县官不去查看,明明知道,而心照不宣。他将邠县的代理县长找来,问何以掩耳盗铃,不加改革,县长说积重难返,一时没法改革。冯玉祥就把为自己预备的县府中的几间上房让出,请那些犯人去住。同时请县长和自己一块去打扫牢房,亲自和县长把那几个缸抬出,叫他嗅嗅那臭味,问他如此凌虐人民,良心觉得惭愧否,并令及早切实铲除积弊,不得再有怙恶不悛的事情。后来冯玉祥连着看了长武、永寿数县,大同小异,如出一辙。觉得这是吏治的问题,远非整顿所能了事的。但身为县长如果正直不欺,亦能收到弊绝风清、局部改革之效。
邠县以东的正宁县,县中设立县党部,负责人是从长安派去的,都是些十七八岁的青年。他们以为革命一起,人民对于国家就可以解脱所有应尽的义务,不必再负什么责任。于是他们一到地方,就向百姓宣传,叫不完粮、不纳税。有军队过境,要粮草,要车马,他们又向百姓宣传,反对摊派差役,反对征发军用物资。自以为如此才是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弄得过境军队吃喝无着,苦痛万状,于是酿成军队和党部两方面的冲突。结果,党部青年被驻在当地二、三军大打了一顿,驱逐出境。冯玉祥到邠县后,因为他是西北党部代表,两方都来告状,互相以反革命罪名相骂。冯玉祥以为军队擅自殴辱党员,固然不好,但因为那种幼稚错误的宣传,致陷军队于不利的现象,党员们也难辞其咎。当时的党员中有年长老成的,约冯玉祥前去讲话。冯玉祥召开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军民大会,向民众发问道:“军阀祸国殃民,应该不应该打倒?”答道:“应该打倒!”“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压迫我们,使我民族不能翻身,不能抬头,应该打倒吗?”“应该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必须打倒,究竟谁去打倒呢?”答:“主要还靠军队。”“军队没饭吃,没衣穿,没有粮草马匹,可以打仗吗?”答道:“不能。”于是冯玉祥说:“只靠军队,是无法完成革命工作的。必须人民与之合作协助,才可以完成,才可以成功。”这样的问答数次,又经详细地讲解,大家才恍然大悟明白过来。那天到会的人很是踊跃,冯玉祥站在戏台上大声讲话,把嗓子都说哑了。末后冯玉祥问了一个老人,我说的这番道理,究竟对是不对,比你们以往听的那番道理如何。那老人笑着回答:“他们说的那个痛快,粮也不出,草也不出,也就不闹革命了!”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