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2 / 6)
深得重用。当时山西有名的高级军事将领、阎锡山军事上的得力助手杨爱源、赵承绶、王靖国三人,都是他的五台县同乡。曾任山西省政府主席的赵戴文,也是五台县人。山西省政府的其他许多显位要职也多为五台县人占据。当时太原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会说五台话,便把洋刀挎。凡是五台县人,又忠于阎本人者,不管才能大小,一律得到重用。即使是山西人而非五台县人,同样会遭到歧视、排斥。至于外省人,在阎锡山政府中能居要职的更是凤毛麟角。阎锡山对五台县人是这样,对其亲戚更是委以重任。掌握财政大权的是阎锡山的岳叔徐一清、内侄徐士珙。徐一清任山西银行经理;徐士珙任山西贸易公司经理。曾任山西省政府代主席的大特务头子梁化之,是阎的姨表侄。在政府的各部门,阎锡山结成了一个宗族关系网络。
为了能有效地驾驭下属,阎锡山总是习惯于制造和利用下属之间的矛盾。他常利用下属的地区不同、部门之别,扶植许多小派别组织,例如他先支持王靖国搞起铁军系统;接着又支持梁化之、李冠洋等文人搞起“革命同志会”;同时又怂恿杨贞吉建立“敌工”系统。在文人之间,在军人内部,在13个高级干部之间,阎锡山有意识地制造矛盾,形成对立面,让他们互相牵制、互相监督,争相向他邀功请赏。谁对他稍有不满,他就把谁搞掉。
为了便于驾驭下属,阎锡山往往恩威并用。他利用一些人的名位思想,大量封官晋级。他制发一种布质徽章,分将、校、尉三级,以红、黄、蓝三色区别,把廉价的官衔到处送人,以博取下属的欢心。当时有人讽刺说:红边多如狗,司令满街走。阎锡山在对下属施以恩惠的同时,也慑以淫威。凡对他稍有不满言行,或对他的统治不利的官吏,他都无条件地铲除。如第70师师长刘墉之等人就是被阎锡山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的。阎锡山特别注重对官吏的控制,认为“人心险诈莫测,人言不可轻信”。他颁发了“山西省分区视察办法”,每个行政区派遣一组观察员,分驻区、县,负责监视专员、县长。他还派遣大批特务混入各级官吏中,监视官吏的行动。阎锡山软硬兼施,使下属既感激他的恩典,又慑服于他的淫威,于是只好俯首帖耳地任其驱使。
为了牢牢控制部下,阎锡山还借助于封建帮会组织。他说,旧时帮会组织在社会上势力最大,应将现有帮会人士加以组织化、现代化。在1942年前后,阎锡山利用青、洪帮形式,分别建立了青帮组织“安青进步委员会”和洪帮组织“进步总社”,并按帮规立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