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京是全国人民的(10 / 12)
杨明峰可不是傻子,见到这个牌子眼前立马一亮,迅速就联想到,刚才张干事对他说的那个“徐总”,莫非就是总经济师兼着的经济处处长?推断完全合情合理呀。
别看杨明峰刚才还是慷慨激越,可人总得要吃饭的呀,现在这份即将到手的体面工作,可不是大风白白刮来的,是他含辛茹苦十九年,点灯熬宿挣出来的。他满怀希望的在门前恭恭敬敬地站下,勾起手指,“当、当、当”不轻不重敲了三下门。无人应答。再敲,仍无应答。杨明峰眼巴巴瞅着暗淡的大门,无奈地歪了歪脑袋。
都快要绕场一周了,就在杨明峰几乎要完全失望的时候,真没想到,透过一个标着2106号码的玻璃门,在一间明亮宽敞办公室的紧里面,竟然并肩站着一男一女。两人脑袋凑得挺近,共同看着女人手里端着的几页纸,戳戳点点的,正在说着些什么。
杨明峰不由自主就笑了。他这回再也顾不了许多,伸手就推开门,一大步跨了进去。“请问……”他刚刚吐出来两个字,屋内二人立刻循声抬起头,警觉地向他这边望过来。
“你找谁?你有什么事?”那个有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慢慢垂下手,语调生硬地问。
“请问,经济计划处是这里吗?”杨明峰不卑不亢的声音回了过去。
“你就说,你有什么事吧。”老太太显得颇不耐烦,脑袋一点儿一点儿地说。
杨明峰还要开口,不料,这时那个男人倒开腔了:“你是不是杨明峰?”
哇,听到这熟悉的三个字,宛如沐浴在阳光之下,杨明峰顿觉春天般的温暖,一种找到组织的幸福感,让他激动得差点热泪盈眶。他连忙上前几步,连声说:“我是,我是杨明峰,是来报到的。”说着,郑重其事地从口袋里掏出对折着的《通知单》,双手展开。
一男一女相互对视了一眼,男人随即便撇下老太太,穿过屏风夹道,向他径直走过来。这人有三十六七岁的样子,小圆肚,白脸盘,走起路来晃晃悠悠,韵味十足。他来到杨明峰面前,随手拿过《通知单》,宽大的眼镜片后面,一双圆鼓鼓的眼珠子晃动着略微看了一下,等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已是满面笑容。
男人底气十足的标准京腔听起来很是悦耳:“欢迎,欢迎,你找得没错,这里就是经济计划处。”他说着,把《通知单》又递回到杨明峰手上,同时奇怪地问:“哎,人事处那帮人没通知你吗?”
“通知什么?他们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