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京是全国人民的(3 / 12)
个单位吗,到哪儿还不是混口饭吃,还用得着这么奔丧似的?
杨明峰乘电梯下到底楼大厅,出门走下台阶。现在正值午后,北京城在浓重混沌的大气包裹下,也迎来了一天中最炙热憋闷的时候。树叶低垂,蝉鸣沙哑,街边小铺大都店门紧闭,招牌在斜阳下无精打采地投下暗淡的阴影。马路上,拥堵的车流踯躅艰难爬行,行色匆匆的打工族穿梭于无所事事的闲散游民之间。城市里的边边角角,仿佛都在竞相散发着温室效应滋养起来的躁动与浮沉。
杨明峰摘下眼镜,掀起T恤衫一角,擦了擦镜片上的浮土,端端正正地重新戴好,感觉眼前略微清亮了些。哎,自己本科毕业从南方过来,在北京读了三年研究生,可还是不能完全适应这干燥多霾的气候。不知怎的,自从来到北京的第一天起,杨明峰就对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有着一种模模糊糊,说不清道不明的敬畏感和陌生感。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是真真正正的“北漂一族”,可现在就业了,终于能称得上是正儿八经的北京人了,还算不算是“北漂一族”呢?自己的答案是不知道!反正现在还是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哪像回到自己在江淮之间的家乡,出家门,一般走不了一站地的距离,就能碰上昔日的同学、玩伴,就连死乞白赖地在大街上跟小贩砍价,也是理直气壮的。
杨明峰不觉回头仰脸看了看身后这座二十多层,见棱见角的集团总部大厦,心想,拜拜了,以后自己便是基层里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了,下次再进来,还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杨明峰走了不远,来到站牌云集的公共汽车站,抬手从上兜里掏出那张折叠着的《通知单》,想再次确定一下研究所的地址。咦?上面写的地址跟自己记忆中的那个,怎么风马牛毫不相关呀!杨明峰暗暗吃了一惊,第一反应就是错拿别人的了。急忙把眼神移向《通知单》的最上方。嗯,没错!夹在“兹通知”与“同志”几个打印的仿宋体字中间,手写的“杨明峰”三个字,他还是认识的。只要不被退回到学校去,管它到哪儿呢,到哪儿还不是干活?
他刚才还怦怦乱跳的心稍微安稳了些,眼睛急急忙忙地就跳行找到了底下一串黑糊糊的手写字串上,那几个字竟然是集团经济计划处!
妈呀,怎么跟变戏法似的,说变就变了呢,这不是许博士要去的那个地方吗?杨明峰遇此凶信,受到重击一般,顷刻间变得面色惨白,比刚才许博士丧魂失魄的样子也好不了多少!经济?自己在经济方面,除了会胡花钱,其他绝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