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保守机密,保留证据(3 / 12)
”
杨明峰机敏地看见徐总冲着自己点了点头,麻利地从面前摊开的几份材料中抽出一页,口齿清晰地大声对达总禀报说:“当时基建部门报上来的预算是四百八十点五万,全年的预留科研费是一千九百二十万。”
他刚说完,无意中看见,裴小彤竟然狠歹歹地瞪了自己一眼,不禁一愣,心说:嘿!你冲我发什么飙呀?领导让我说,我就说呗。工作是工作,咱们同一年来的,有点交情那是另外一回事,怎么能混为一谈呢?他真的不能理解,这位看似向来乖巧的女孩子,怎么会突然“狰狞”乍现呢。
其实,在达文彬内心里,早就对这两个数字了熟于心,并且耿耿于怀了,否则也不可能处心积虑地在来年要进行管辖权的调整。在这“马拉松”会议进行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他很少说话。裁判嘛,就是要公平、公正,给双方以充分展示的机会。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裁判可绝不能听之任之,要是那样,还是个合格的裁判吗?这两个相较悬殊的数据,就是要从经济处的嘴里说出来,那才更具有说服力和杀伤力!此刻,最后的“撒手锏”已经打出来了,该是自己履行职责,拍板定夺的时候了!
再次短暂的僵持之中,达文彬很苦恼的样子,看了看戈一兵,又抬头看看对面的投影,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已经惋惜得无话可说了。
没想徐总还是不依不饶,板着脸,生硬的口气问杨明峰:“小杨,基建处的报告是什么时候打上来的?”
“嗯——”杨明峰快速点击鼠标,从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调出那份报告,打在墙壁上,指着投影一角说,“是今年八月份。”
学理工的人干管理有个好处,就是做事、论事、下判断都讲求个依据!证据往大家面前一亮,怎么样,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假如你有一次说错了,下次谁还敢信你呀。因此,杨明峰在每次开会之前,不管时间多紧,都要把所有的素材精心准备好,用U盘拷贝到公用笔记本计算机里。这个人好用,细心,于是,徐总开会,只要有可能都愿意带上他。当前这个初级阶段,在会上发言暂时还没有杨明峰的份,他就闷头在一边对照材料,琢磨大家说话时的心理状态,体会斗智斗勇的玄机。一个半老徐娘,身后总颠着一个聪明伶俐的小跟班,阿姨心里舒服,帅哥跟着阿姨长见识。
徐总是个得理不让人的主儿,见达总既然已经把态度挑明了,于是更加嚣张,冷冷地对杨明峰说:“你把今年集团固定资产项目里,新增加的‘高低温试验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