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说话不易(6 / 10)
说也进来过几次,可都是送文件,签审批单之类跑跑颠颠,一走一过的活儿。他自己有个原则,言多必失。见到大领导,应该尽可能少说话,与其铤而走险,不如千金一默。说到口才,他并不觉得比那些成天围在领导身边唧唧喳喳的人逊色。可是,啰哩啰唆,没话找话,恨不得永远把屁股黏在领导椅子上,会不会很招人烦啊?可人总要推销自己的嘛!杨明峰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原则对还是不对。
杨明峰其实还专门就此事请教过老爸和刘立新。
老爸的教诲是:“你当你的领导,我做我的技术,咱们井水不犯河水,看谁更长久?没必要刻意答理他们。你没看见,我们学院原来有一个副院长,少将!每天威风八面的,出操的时候逮着谁训谁。结果怎么样?下台后第二天,公费电话就让通信站给拆走了。我昨天看见他,哼哼……”老爸鄙夷地冷笑道,“他在营区的马路上遛弯,没一个人答理他。我曾经听他自己说起过……”老爷子当时说得惬意,竟然很罕见地扔给儿子一支烟,当儿子的立马从座位上跳起来,给老爷子躬身点上,“我现在是门前冷落啊。当时越离我近的人,现在躲得我越远。看看,当官有啥好!”
刘立新的经验是:“在领导面前,不能不说。你没听见他们私下里常说吗,某某人有思路。所以,应该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可是还不能瞎提,否则说不定就捅了他们的肺管子。你得要揣摩他们现在关心的是什么,想听什么……”刘立新每逢说到关键的时候,总是会狡黠地不停眨巴眼睛,“不过站的高度不一样,要揣摩出他们的心思可不容易。所以有时候还需要来点小技巧,就是以请教的方式,诱惑他们把所想所关心的自己给说出来。咱们这些小助理员,再按照他们的思路,往上拔高了说,嘿嘿!”
可他们两人在仕途上混得都不好呀。老爸实践的那个,纯属偷懒,自娱自乐,不思进取谁不会呀?可儿子现在误入歧途搞不了技术了,还总痴心妄想着要混得光鲜点报答您老人家的养育之恩呢,因此您这个只能在三十年之后再参考啦。刘立新“诱敌深入”的战术,确有道理,就是眼下太深奥了些,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作支撑,技术含量高,实在不好把握。
杨明峰此前曾大量“听会”,对同志之间的那一套,打着一切从工作出发的幌子,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实见过不少;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畴之内的斗智斗勇,例如什么打蒙棍,顺杆爬,设套,诈降等也几曾领教。经过归纳总结,初步形成具有杨明峰特色的一套“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