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当官的魅力(15 / 16)
了一杯开水,坐在窗跟下的沙发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问。咦,怎么眼角边好像有个黑影在荡漾?杨明峰伸手一扯,呀,原来是勾在眼镜腿铰接处,深棕色长长的一根女人头发。
“看了一会儿就回来了。”刘立新手握着遥控器不停地扫台,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杨明峰将头发迅速捻成一撮扔进手边的烟灰缸里,有些兴奋地说:“今天我可真开眼了,闹了半天,各单位的人都是向着他们自己说话呢。”
“嘿,见识了吧,他们之中某些人,除了拍马屁,争奖金,再有的就是只会空喊口号吓人了。”刘立新眼睛依旧瞧着电视,似乎是很惋惜地说,“我都怀疑他们到底能不能分清楚,哪些属于指令性任务,哪些是属于市场经济。”
杨明峰知道,自己还不如刘立新话里的“某些人”呢。人家还会喊几句口号,可自己现在这水平,还拿口号当“真理”呢。他赶紧坐到刘立新对面的床上,真心实意地向他请教:“那你说实话,远宏到底是属于以经济为中心,还是以任务为中心?”
“这要看怎么说了,应该说对外是以经济为中心,对内是以任务为中心。”刘立新说着认真起来,“噗”地一下按断了电视,坐起来看着杨明峰,“从对外来讲,远宏虽说不再像十年前一样,是单纯的等、靠、要了,可是抢任务,报贷款,争科研费,还不都是为了钱吗?而在集团内部,每年年初,咱们俩表面上往下下达的是经济指标,可是说了归齐,还不是通过任务量进行经费切块?任务多,自然钱就多。具体干活的,哪管你什么任务什么经济,多拿钱就行!”
杨明峰听了,一下茅塞顿开,眉飞色舞亟亟地表现着说:“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了,这样不好。这样不就是把职工和外部市场割裂开了吗,职工哪有创造性呀?矛盾最后都集中到上面去了。”
“嗯?你真是这么认为的?”刘立新凝神看了看他,眼睛里掠过一丝惋惜,“这就是我以前跟你说过的儒家文化的管理模式——人治为主,内外有别。要是让每个干活的都参与到经济决策上来,那当头的还有什么权力?咱们国企不能随便开人,除了行政命令以外,主要就靠经济手段来延展,传递所谓的执行力了。”
杨明峰微微红了脸,思索了一会儿辩白道:“按你这么说,难道达总、张总他们不清楚?非要出个题目让大家郑重其事地瞎猜?”
刘立新晃荡着脚丫子,冷笑一声道:“哼,既然是要调整嘛,总得要找个名目出来吧。讨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