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顾全大局(7 / 9)
得作罢。他接着又打车去了被当地人称为“卡福”的家乐福超市,买了一件蓝底黄花的大裤衩子,捎带着还抱了一个马来西亚产的小榴莲回来。
这榴莲拿回酒店,达文彬看着它就有点犯愁了。这种浑身长角,没口没缝的玩意,没有刀,可怎么弄开呢?他以前吃的榴莲,都是女儿买回来,扒好了装在盒子里,开盖即食的,哪想还这么麻烦。唉,在家千日好,出门日日难哪。
达文彬联想起来了,有一个当时跟他一起分配到远宏的大学同学,十四年前辞职定居新加坡,现在在新加坡航空公司做技术维护。N前年回北京的时候,自己和张红卫还请他吃过一顿饭呢。对呀,以前都是公事缠身,一走一过,现在有空了,就找他打发时光!
嘿,真不错,网站上的“同学录”里还真有那个家伙的电话,而且电话一打就通,一通就有一个男人接听。
听见鸟语加国语,跟那个在牢里的阿扁差不多的声音,达文彬忍不住一下就乐了:“嘿,你小子装什么国际友人?我是达文彬!”“靠,敢情是你这‘二毛’呀!你丫什么时候过来的?”暗号对上了,于是没多大工夫,这位老兄就蹦进门来了!
拥抱,寒暄,执手相看,都是夸奖对方没变,慨叹自己又老多了。两老爷们儿像孩子似的,一下子年轻了至少二十岁。两位他乡遇故知的中年男人,谈话除了叙旧,就是事业呗。
老同学一边听达文彬讲述自己的现况,一边不停地长吁短叹:“文彬呀,还是你和红卫好哇,持之以恒,在困境中崛起,到今天,应该也算得上是领袖级别的了。事业有成,母校有光啊。”
“哈哈,要说恒心,我和红卫都赶不上你!”达文彬斜靠在床上,手来回摸着毛茸茸的大腿,回味无穷的样子,“我还记得呢,你自打毕业之后,就是一根筋地想出国。研究室开会,我们都装认真,往主任眼前凑。可你倒好,一个人拿着单词本,躲在门边上脸朝外,背单词。”
“嘿,什么恒心?当时那叫鬼迷心窍。就是觉得在国内,在国企里没有出路,没有奔头呗。”老同学苦笑着摇了摇头,“文彬哪,你说,我要是不出去,现在在国内是不是也有房子,有车了?”
“嗯,差不多,而且就凭你那个聪明劲儿,如今不是研究员,至少也是个研究室主任了。”达文彬审慎地说,就怕刺激到这位老兄,“你现在只要挣得不少就行。到了咱们这个年纪,温饱不缺,就可以满足了。”
“不行,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