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3 / 7)
都只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面对太多的压力和竞争,天天在身份、面子、钱夹子的壳子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不骗人就不错了,谁还缺心眼地口无遮拦,心直嘴快。爱郭德纲的人爱的是他的才情和直率,恨郭德纲的人恨他的张扬和直白。老郭就是一个说相声的,一个极具个性的相声演员,坚持自己,爱他的自会爱,恨他的尽管恨,能奈他何,既改变不了,随他去吧。
风声雨声叫骂声,声声入耳;乐事愁事是非事,冷暖自知!
有铁匠说,郭德纲的相声上不得台面。的确席间摆一瓶茅台是好看,可一年谁能自费喝上几回。真正高高兴兴、自自在在、无拘无束打开瓶盖为心情配美酒来尝尝的又有多少,更何况装在茅台瓶里的未必就不是自来水。郭德纲的相声像二锅头,虽然也有精装瓷瓶的,但起码谁都能买得着,喝着是那么个味,家长里短就比儿女情长实在,小人物的异想天开就比英雄圣贤的侠义壮举耐听。没有酒,日子一样过,没有相声,也掉不了二两肉,可有酒就喝老百姓爱喝的,有相声就听听得舒服的,其实越复杂的问题往往答案越简单,相声本来就是逗笑的工具,观众图个乐,演员图个好生活,爱听就听,不喜欢拉倒。
《德云日记:我给师傅开车》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想法下开始写起来的,挖的是假想中的德云社的内部故事,身份是借用栾云平的,说起来也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我说张三李四吃炸酱面加XO,你左耳朵听右耳朵出,我说郭德纲和李菁这么吃,你就得问问放的XO是路易的还是人头马的。故事的根本是人物和情节,熟悉的人物和新鲜的情节是最便捷的组合。当然,能有这样的故事,要感谢老郭等德云人,台上段子砸挂是人家的工作,书里故事被砸还能心平气和就是人家的宽厚了。
一个故事若能让你笑一下,我便很知足,其实一天开开心心是很难得的,甭管你是有钱还是没钱,甭管你是志比天高还是只想柴米油盐,快乐可遇不可求,烦恼却总是如影随形,社会越现代化,可以选择的越多,就越容易增加负担。既然负担每天都背着,就不如再增加一个包袱。笑一笑总是好的,悦己而乐,损人为乐,都能让烦恼滚远点。
这本书写完了,但德云人的快乐故事不会结束,你想了解真正的他们,还是应该去园子,去听听他们的相声,相声里的嬉笑怒骂是另一种风情。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算做纲丝,更是一个爱相声的人。
爱相声的人知足常乐,不会庸人自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