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隔岸观火(1 / 3)
听相声促进食欲,特别是听完相声再来一碗地道的北京小吃更是舒服。园子附近有两家炒肝店,东边这家店面大环境好味道一般价格稍高,西面那家门脸小服务差手艺不错吃着实惠。同行是冤家,好在天桥客流量大,两家的生意都还红火,长期驻扎的黄牛和憋着来采访负面消息的记者都是炒肝店的常客。岂料风云突变,自打师傅的“大忽悠专场”成功举行以后,黄牛的日子还不如奶牛好过,纷纷转场去倒卖水魔方的门票。想报组织分崩离析锅翻碗倒的记者,守望了些时日,看不出希望就转而去关心本山大叔落叶归根可能流落到枫叶上的事宜。两股势力一撤,天桥清静了许多,炒肝店的主要客源就只能指望纲丝们了,因此,如何拉拢纲丝就成了两家店掌柜的头等大事。
都是做炒肝的,想法也不谋而合,东家店托情托到李少帮,西家店找关系找到何大拿,都希望请师傅出任自己炒肝店的代言人,本来邻里之间相互照应是应该的,但师傅考虑到炒肝的工艺挺复杂,不晓得会不会也加入科技创新的成分,何况既然鸡蛋有被污染的危险,那么猪下水也未必安全。再者师傅现在正考虑把德云企业向国际化发展,那么代言的食品也一定要符合国际餐饮时尚才行,而短期之内,炒肝或卤煮成为比萨饼馅料的可能性还不大。另外,两家店一个找了师傅的老搭档,一个走的是师傅的大徒弟,答应哪家都得罪另一家,不能厚此薄彼,因此代言的事,师傅不便出马。师傅向两家店都推荐了另一个代言人血烧饼,看着喜兴,名字也贴切。但两家掌柜的都认为,用烧饼代言炒肝有喧宾夺主之嫌。
代言行不通,东家店掌柜的琢磨要曲线救国,请少帮务必在相声里加进本店的隐性广告,代价是全年的免费炒肝券。于是李少帮再唱《绕口令》就把“打南边来了个老头”,改成了“打东边炒肝店来了老头”,把“面铺的棉布棉门帘”升级成“东边炒肝店的落地大窗帘”,虽然词要赶一赶,但辙不变听着依然顺耳。这一做法果然有效果,纲丝被拉去了不少。
西家店主照方抓药,以店内长年VIP包桌的代价请大拿多多宣传,于是大拿的太平歌词也有了新意,“春游苏堤桃红柳绿,夏赏荷花放满了池塘”改成了“春游苏堤来碗炒肝,夏赏荷花西边的最香”。在大拿明目张胆的调唆下,客流又奔西而去。
倘若大拿和少帮各演各的也相安无事,问题是他俩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同在台上各为其主就有点不妙,大拿刚要拿西边店现挂,少帮马上咳嗽喷嚏擤鼻涕,句句章都往大拿的腮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