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北望故土(8 / 21)
陈百威点头:“只要他来了香港就不难找到,他和胡蝶的关系不错,向她打听就行了。另外,我还有一事要交给你办,近段时间你去报社登一则广告,面向全香港的妙龄女郎招聘《向八百孤军献旗》的女主角。”
黄捷板不解道:“演女主角张素贞的入选不是定了胡蝶,怎么……”
“你知道什么,这叫扩大影响。亏你还是导演,连这点头脑都没有。”
黄捷板如梦初醒,伸出拇指哈哈大笑:“堂主真是有两下子!”
陈百威也笑了,说:“还有一事,广告打出后,我准备举办一场舞会,邀请胡蝶、张素贞、杜月笙他们出席。你是导演,知道怎么布置。像音响、灯光之类的,还有伴舞,尽量豪华一些。”
黄捷板起身又问道:“什么地点?”
陈百威想了想:“就这半山别墅怎样?”
黄捷板问道:“大厅能容纳多少人?有多少人参加?”
陈百威道:“大厅能容纳百多人,我要请的也不会超过这数目。”
佳荷电影制片公司招聘《向八百孤军献旗》女主角的广告在香港各家大报上刊登后影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广告称,本片将由大陆著名小说家张恨水先生执笔编剧,佳荷公司斥巨资拍摄。影片的宗旨排斥一切商业盈利的想法和观念,志在弘扬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广告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陈百威就以拍摄《献旗》征求大陆各界名流的意见为借口,大量印发请帖,邀请一部分知名人士于1941年农历8月15日在半山区陈公馆参加舞会,并发表对《献旗》一剧的看法。
轩尼诗道70号。
这是一栋四层楼的钢筋水泥结构公寓,紧临轩尼诗道,这条路是以香港第8任港督轩尼诗的名字命名的。
轩尼诗是爱尔兰人,1877年4月22日就任香港总督。历任港督中,他是第一个被华人称赞的人。社会对他的评价是个性突出,深受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他是一个有独立见解而又不肯与世俗同伍的“超人”。在轩尼诗道70号二楼的办公室里,住着一位干瘦男人,50来岁年纪,一双很大的眼睛布满血丝,像没睡醒的样子。他正是时下名震江湖的青帮首领杜月笙。
杜月笙书名杜镛,光绪十四年(1888年)阴历七月十五日生于上海浦东高桥。幼年家境贫穷。10多岁便到上海打流,跟小流氓马世奇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