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慈宁宫中红颜动怒 文华殿上圣意惊心(3 / 12)
回去赶紧炼丹,不可耽误万岁爷今天的吃药。”
隆庆皇帝并不答话。趁这空儿,张贵小心奏道:“万岁爷,早膳已备好。”
“送上。”
“传膳——”
随着张贵一声吆喝,早有两个御膳房的小火者抬了一桌饮食进来,在座榻之前摆好。张贵上前扶起隆庆皇帝,看到面前一应打开的热气腾腾的食盒,隆庆皇帝胃口全无,他伸手指了指盛着燕窝红枣粥的瓷钵,张贵会意给他添了一小碗。
隆庆皇帝一边喝粥,一边对孟冲说:“你去传旨,着高拱文华殿候见。”
“大伴,这两个皇帝的字,你说哪个的好?”
在慈宁宫的东披檐里,传出一个孩子脆脆的问话声,这是太子朱翊钧。按规矩,太子应住在乾清宫左手东二长街的钟祥宫里,但因年纪太小,便随其生母李贵妃住在乾清宫右手的西二长街的慈宁宫中。为了照顾太子的学习方便,便把宫后院的东披檐改建成一间大大的书房。除了每月规定出阁讲学的日子到文华殿听翰林院的学士们入值讲学之外,平常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东披檐的太子书房里温书习字。今天,又是他跟冯保练习书法的日子。刚过辰时,冯保就进了慈宁宫,来到东披檐指导太子的书法。
文华殿的中书房里,珍藏了许多前代有名的法帖,朱翊钧观赏临摹过不少。今天,冯保又从中书房借来了梁武帝的《异趣帖》和宋太宗的《敕蔡行》两帖,请朱翊钧鉴赏。
朱翊钧虽然是十岁的孩子,但已跟着冯保练了五年书法,加之还有内阁制敕房的几位书法高手的指点,书法造诣自然也就不同凡响,一笔字写出手竟看不出什么孩子气。这会儿,他小大人似的眯缝了两只眼,把展在面前的两幅字帖左瞧瞧,右看看,然后,似乎是捉摸出什么道道儿来了,这才开口问侍立在身边的冯保。
冯保两道稀疏的淡眉一挑,尽管他心中有事,表面上却仍乐呵呵说道:“太子爷考奴才,奴才正想考考太子爷呢。”
“你考我?”朱翊钧小嘴巴一噘,颇为自信地说道:“这两个帖,比起王羲之、怀素的字来,都差了一截。王羲之号为书圣,一部《兰亭集序》,其书法之精微,可与孔圣人的半部《论语》相抗衡。你看他写的一个‘永’字,把笔划间架用到最简洁、最神妙的地步,还有他写的一个‘鹅’字,一笔写就,那气势、那融会贯通的法力,都无人企及。还有怀素,人称草圣,随手写来,每个字皆有法势。他的字狂,但狂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