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怒火中草疏陈五事 浅唱里夏月冷三更(10 / 16)
六十多万两,还有打通潮河与白河的漕运工程,这是为了把通州仓的粮食运来京城的大事,年初就定下来的,第一期工程款就得四十万两银子,这也是先帝御前钦定的。因为财政拮据,只预付了二十万两,河道总督朱衡上折子催要了多次,定于这个月再解付二十万两,这道旨意也是内阁票拟上去的。我这里说的,只是几个大项,还有一些小项开支,这里几万,那里几万,我就不必细说。总之,户部手上掌握的,大约还有三十多万两银子。如果再拨走二十万两,不要说疏浚打通潮白河的工程款无处着落,就是京城大大小小上万名官吏的月俸银,也找不到地方开销出来。”
论及财政,张守直眉心里蹙起了两个大疙瘩,除了诉苦别无他话。高拱也知晓这些情况,平素他对财政收支也极为关注。能省的就省,如今年紫禁城中元宵节的鳌山灯,在他的提议和力争下,就只花了五万两银子,较之往年的十五万两例银,一下子就省了十万。但这次却不同,为了争取李贵妃,这二十万两银子是非花不可的。事情既然已经摊开来讲,高拱也不便硬来,只得推心置腹,以商量的口吻说道:“养正兄,你的难处我知道,但现在是大家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时候。朝廷的财政情况一年不如一年,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眼下的政治局势,比起财政情况,更是乱得一团糟。冯保已经取代了孟冲,还有人对我这首辅之位,也是觊觎既久,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种地步,我的首辅当不成,户部尚书恐怕也不会再是你养正兄了。”
高拱如此缓缓道来,张守直却听出了话中的弦外之音。他出任户部尚书两年多时间,曾有三份折子弹劾他,都因高拱从中袒护,他才有惊无险。特别是最近的一份,是广西道御史孙孝先写的,言李延为了户部能及时解付军饷,曾向张守直行巨贿。折子送上之时,正值隆庆皇帝病重期间,高拱票拟,以“查无实据,不可妄奏”八个字把此事了结。张守直因此对高拱心存感激。他何尝不知道,只要高拱这个靠山一倒,他张守直立马就要离开户部尚书宝座,卷铺盖回家了。
“我也知道事态严重,”张守直讷讷说道,“方才说了一大堆难处,并不是我张守直搪塞元辅,不肯办这件事,而且为了让元辅把事体想得更为周详妥当,不至让奸佞之人鸡蛋里头寻骨头,找出什么岔子来。我明天就开出二十万两银票来,潮白河工程款再拖一些时候。朱衡那边,还望元辅晓以利害,不要让他添乱。”
“这个请你放心。”高拱爽快答道,“朱衡那里由我来说话,其实也拖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