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老苍头含泪卖苏木 大总管领命会巨商(4 / 10)
利贷的都是人精,掐准了童立本支俸的日子,他人还没进门,讨债的已坐在家中了。听说没有钱还,那家伙就动手拉他的驴子。京官上班,原先规定二品大员以上才能乘轿,余者皆骑马。后来渐渐禁令松弛,九品官也可以乘轿了。从此京城中轿舆塞道。为了脸面,再不济的官员,也得弄一顶二人小轿抬着招摇过市。像童立本这样骑驴子上班的官员,倒真是寥寥无几了。这会儿见讨债人要牵走驴子,童立本急了,连忙放下官架子与那人商量,是否可以拿胡椒或苏木抵债。那人死活不要这些东西。说到最后,那人便把刚拿回家的一石米搬走了。这样一来,童立本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就完全没有了接济。米缸里的存米还可应付半个月,童立本当即对桂儿说,家中从此每天改吃早晚两顿,中午的饭免了。另外让老郑提着那两斤胡椒、两斤苏木到街上叫卖。桂儿穷人家出身,深知眼下家中困境不能轻易度过,两餐饭被她改成两顿稀粥,除了保证童立本的一碗稠稀饭,余下三人连同她自己喝的都是米汤。再说老郑每日提着胡椒苏木出门,晚上回来,手上拎着的仍是苏木胡椒。这样一连二十几天过去,不但桂儿,连童立本也沉不住气了。再拖延两三日,家中就要完全断炊。今天是第二十三天,已经暮色朦胧,仍不见老郑回来,两夫妻坐在堂屋里,料定又是凶多吉少。偏偏那头小叫驴,拴在院子里头嗷嗷乱叫,它也饿得青肠见白肠,寻不到东西吃。
大门吱呀一声,接着是熟悉的脚步声,老郑回来了。天已黑尽,桂儿起身找了半截子蜡烛点上。可是等了一会儿,却不见老郑进门。童立本心下生疑,挪步到门口一看,只见老郑一尊木偶样伫立在院子里,一动也不动。
“老郑,你这是干啥呢?”童立本问。
“老爷。”
老郑涩涩地喊了一声,当即就在泥地上跪了。他是童立本在山东登州同知任上招来家中的老仆,已跟了他十五六年。
“跪啥呢,饿得前胸贴后背,还讲礼节做甚,进来回话。”童立本没好气地训斥。
老郑磨磨蹭蹭回到堂屋,耷拉着脑袋站着,童立本见他背上鼓鼓囊囊的包袱,知道又没有卖出去,脸顿时沉了下来,申斥道:“怎么又没有卖出去?”
老郑抬起头望着童立本,委屈地说:“老爷,这十几天,小的把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店铺跑遍了,就是卖不出去。”
“为什么?”童立本犟脾气又发了,“这胡椒苏木,都是国库里拿出来的上等好货,难道偌大一个北京城,找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