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交税银杨提举耍滑 对账册王部堂蹙眉(6 / 8)
住的羊尾巴胡同,每日里仍像开庙会似的。”
“这个不用管它。”张居正冷冷一笑,“树倒猢狲散,汝观你应懂得这个道理。”
“擒贼擒王,如今的王就是魏学曾、王希烈两个。”王国光摇摇头,一脸怒色,接着说,“不过,小心不亏人,咱已准备了辩疏呈给皇上,另外还准备了两本账。”
“什么账?”
王国光起身从案几上抱来一摞账册,从中抽出两个贴黄本递给张居正,说道:“部里各司协同会查,赶日赶夜,将历年积欠盘查清楚,都在这两本账册里了。”
张居正接过,所谓贴黄本,乃是区别于资料浩繁之明细账的简约本,是呈上御前便于皇帝阅览的专用本式,封面一律贴上黄绫条签。张居正拿起面上的一本,一页一页翻看,其中一页的一张表引起了他的注意:时间 岁入银(两) 岁出银(两) 亏空银(两)
隆庆元年 2014200 5530000 -3515800
隆庆二年 2300000 4400000 -2100000
隆庆三年 2300000 3790000 -1149000
隆庆四年 2300000 3800000 -1150000
隆庆五年 3100000 3200000 -100000
张居正接着往下看,翻过几页,他看到了历年赋税积欠的数位:嘉靖时期至隆庆元年积欠的银两是三百四十余万两,隆庆二年至隆庆五年是二百七十多万两。
看完这册贴黄本,张居正又拿起另一本翻看,是当年征收银两的总额与列支情况。因今年隆庆皇帝大行与万历皇帝登基,两件大事用银大增,两相比较,又是两百多万的亏空。放下账册,张居正只觉眼睛疲倦,一边揉着双眼,一边沉重说道:“国朝家底,积贫积弱几近崩溃。仅隆庆一朝,国库亏空的银两就达八百万两之巨。加上今年,差不多是一千万两了。真是触目惊心!说它土崩鱼烂也不为过。如今太仓银告罄,两京官员胡椒苏木折俸,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有那么几个人不但不为朝廷分忧解难,反而售奸贾祸,煽动不明事体的官员们寻衅闹事,巴不得天下大乱。王希烈就是一个例子。泰山香税银这件事,本来一句话就说得清楚的,他却指使属下故意隐瞒,意欲挑起事端制造矛盾。这种乖戾之人,竟然还能在官场大行其道,你说邪也不邪?看来不治一治他们,这股子邪气还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