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武清伯荐官为私利 邱得用削职因属狗(2 / 8)
李太后怒形于色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李高吓得两腿发软差一点滚下凳儿来。李伟看了心疼,表面上却说:“骂得好,骂得好,狗——啊,李高,你就是榆木脑袋不开窍,你姐替大明江山把舵,你知道就行了,还用得着往外吹喇叭?闲言少叙,还是把那事儿给你姐说说。”
“爹,还是你自己说吧。”
李高嘟哝了一句。他脸色白煞煞的还没缓过神来,坐在那里,勾头看着地上的砖缝儿。李伟见状,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彩凤,你爹还是个伯呢。”
突然来这么一句,李太后没听懂,忙追问:“什么百啊千的,爹,你说清楚点。”
李伟揉揉鼻子,提了提嗓门:“咱是说,闺女你都当上太后了,咱还是个武清伯。”
“啊,你是说的这个。”
李太后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自李太后那年进了裕王府,随着她的地位节节攀升,李伟父以女贵,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女儿封了都人,他被赏了个锦衣卫百户;女儿生了太子,他晋升为锦衣卫千户;女儿于隆庆元年升了贵妃,他便升为锦衣卫都督同知。除了在京城里赏了一处大宅子外,还在沧州赐了三千亩好地。过了三年,太子正式确立,李伟又晋升为武清伯。除了俸禄享受一品待遇,另又在通州加赐两千亩好地。不过十年时间,他从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而达到今天这样的高位。须知国朝两百年以来,凡国丈这一身份的人,所能获得的最高勋职就是——伯,再往上就是公、侯。这两样多半属世袭,在位的都是开国功臣之后。父亲急得火上房似的要见她,原来是想再把身份抬高一级……见女儿深思不语,李伟试探着问:“彩凤,你看你爹头上这个伯字儿,是不是换一个?”
“换个啥呢?”李太后不动声色地问。
“当然是侯字儿啊。”
“侯,那不又升了一级?”
“闺女你从贵妃晋为太后,还不升了一级?当爹的按旧例,也该上个台阶了。”
“爹,咱问你,钧儿如今当了皇帝,他还能不能再往上升一级呢?”
“皇帝到了顶儿,还往哪儿升?”
“国丈的最高级别就是伯,这是朝廷制度定下来的。你这个武清伯已到了顶儿,还怎么升?你想和定西侯蒋佑、成国公朱希孝等人的身份扯平,他们的祖上要么是开国元勋,要么是靖难功臣,你不是!咱祖上是庄稼人,没这份荣耀!”
李太后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