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听口戏外廷传劾本 抚瑶琴黠仆献鸩谋(4 / 12)
来?”李太后问。
“小的学来的。”
别看张九郎身怀绝技,一旦与太后面对面,他的气性就瘫了下去。本想回答得俏皮点,谁知出口的话却干巴巴的。
“怎么学的,有没有师承?”李太后又问。
“有,”张九郎拘谨回答,“小的小时候是个淘气鬼,一次上树掏鸟窝踩失了脚,跌下来摔断了一条腿,从此就成了残废。俺爹一见我就愁眉苦脸的,怕我长大了养不活自己,成了家中累赘。一日,我去城隍庙集市上逛,看到一个老乞丐在演口戏,学驴叫马叫,倒像是真的来了一群驴马,俺便跟着他,在外云游了好多年。”
“古话说得不差,家有金山银山,不如薄艺防身。”李太后忽然对张九郎产生了同情,问道,“你学得这门绝技,能养家糊口吗?”
“能,”张九郎脸上露出灿烂笑容,“京城大户人家多,隔三岔五就有人请小的去表演,多多少少都会赏小的几两银子。”
“唔,”李太后点点头,又问,“你什么声音都能学吗?”
“能!”
“你学学喜鹊叫。”
话音一落,只见张九郎已嘬起嘴。顿时,养德斋里便响起了一阵唧唧喳喳的喜鹊声。
一直静听谈话的陈太后这时插嘴问道:“张九郎,你会学小女子唱曲儿么?”
“回太后娘娘,这个简单。”
“你唱一段来听听。”
“不知太后娘娘要听哪一段?”
“随你唱,要好听的。”
“小的遵命。”张九郎稍一斟酌,说道,“小的就用苏州话唱一支南曲,叫《嫁穷夫》,不知太后愿意听否。”
“好的,就唱这一曲。”
得了陈太后的首肯,张九郎便打开那把大折扇遮住脸,先听得一阵三弦拨弄声,接着,一个娇滴滴的声音用吴侬软语唱了起来:〖奴奴薄命嫁穷夫,
明日端阳件件无。
家家都饮雄黄酒,
惟奴奴,一杯清水共菖蒲。
奴也不怨公来不怨婆,
不怨爹娘错配夫。
只因奴,八个字内安排定,
罚奴今世嫁贫夫。
可恨冤家无道理,
终日吃酒赌钱去游湖。
仔细思量无了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