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张宅揆接旨进古寺 李太后冷峭斥奴才(10 / 14)
天下苍生有幸。”张居正说着眼圈红了。
他的感情上的变化当然逃不过李太后敏锐的眼睛,她没有表示什么,只继续说道:“昨儿夜里,钧儿又告诉我,张先生让他读的那些书都是好书,但有一本书他不肯读了。”
“哪一本?”
“贞观政要。”
“这是唐太宗治国方略的集成,后世掌天下者必读的教科书,皇上为何要排斥?”
“钧儿说,这唐太宗玄武门夺权,连亲兄弟都敢杀,这样的人全无孝悌之心,治国再有能耐亦不足取,所以不读他的书。”
小皇上这一判断倒是让张居正没有料到,更让他惊讶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竟然会有如此成熟的思想,他的内心充满欣喜,不由得赞道:“皇上能独立秉断是非,真是神童啊!”
“还有哪,”李太后白皙的脸庞上挂着的笑意,此时又倏然消失,“今儿早上起床,皇上又弄了个惊人之举。侍衣太监给他找了件八成新的玄色裳,他却不肯穿,闹着要太监给他找一件旧的。”
“这是为何?”张居正茫然问道。
“他说,上午要练书法,穿新衣服恐污上墨迹。其实,这孩子的心思咱做娘的知道,他是觉得杭州织造局增额用银事尚无结果,便一心想着节俭,以为节俭了,就是圣君作为。”
李太后说着已是泪花闪闪。看着她揪心的样子,因受到奚落而枯坐了半晌的冯保,这时又找到了说话的机会:“皇上万乘之尊,穿衣服还这么受委屈,奴才听了,心口上像是扎着一把刀子,”冯保极会演戏,说着就抹出了眼泪,恨恨地说,“奴才去年底就拟了条陈,安排杭州织造局给皇上多制几套龙衣,偏工部尚书朱衡硬顶着不办,拖至今日还决断不下,惹得皇上伤心。”
冯保不愧有移花接木的手段,不显山不显水就把话题引到朱衡身上。张居正知道现在谈的才是今天的“正戏”,好在早有准备,因此接腔说道:“在杭州织造局用银一事上,朱衡虽有些意气用事,但臣以为,朱衡此举,实乃是为皇上着想,只是方法欠妥。”
冯保反驳道:“依奴才看,朱衡不仅仅是方法欠妥,他是成心刁难呢,不然,莫文隆的本子是怎么出来的?”
“莫文隆的本子与朱衡无关,是不谷让他写的,”张居正坦然回答,“那天,莫文隆到内阁述职,不谷就杭州织造局日常运作向他咨询,他便说出一些外人不知的隐情,不谷思虑皇上秉政,应多知道真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