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言政言商皇亲思利 说春说帛铁嘴谈玄(5 / 13)
个平民百姓……”
“别装蒜了,”李高抢白道,“当年不是你,高胡子能挤走李春芳,从河南老家跑回京城当首辅么?”
邵大侠现在最怕人提起的就是这件事,他想封住李高的一张疯嘴,一时又想不出办法,只得敷衍道:“那是误传,我邵某怎么会有这本事。”
“咱知道你邵大侠为何不敢承认自己的丰功伟绩了,”李高挤了挤眼睛,谑道,“你是怕当今首辅张居正找你的麻烦?”
邵大侠不置可否,而是巧妙地转过话题说道:“听说你姐姐,当今圣母李太后对张居正甚为倚重。”
“啐!”李高一脸不屑的神气。
“李高!”
李伟担心儿子又要胡说,赶紧出来制止。其实,就是李高不讲,邵大侠对他父子二人的心态,也是了解得清清楚楚。今年一连发生的两件事情,都对武清伯打击甚大。一是子粒田征税,二是给自己造坟申请用银事。前者让李伟一年要往外拿八千多两银子,后者让李伟想借此机会赚一把的念头落空。因此,父子二人对张居正恨得牙痒痒的。传说前些时有人前往荆州谋杀张居正的得力干将金学曾,也是受了武清伯的指使。尽管金学曾毫毛也未伤及一根,荆州知府赵谦却成了替死鬼。这是今年官场上发生的最大一件事情,虽然皇上有旨追查,但因谋杀者至今也未捉到,此事遂成了无头案。从与李伟见面谈话来看,邵大侠不相信这位木讷谨畏的老头儿有此胆量,倒是他的儿子李高这副势豪纨袴的架式,保不准会做出糊涂事来。但人命关天的事也不好随便乱猜,邵大侠想了想,言道:“我邵某在商言商,武清伯若有生意上的事情打点,鄙人倒可尽绵薄之力。”
“你都做些啥买卖?”李伟问。
“布匹绸缎,珠宝头面首饰,盐茶木材,凡是能赚钱的,我都做。”
武清伯点点头,李高忽然来了兴趣,接着问:“听说你做得最好的,还是布疋绸缎。”
“这倒确实。”邵大侠答。
“同北京的郝一标比,你们两个谁强一点?”
“各有千秋吧。”邵大侠的口气中充满自负。
“郝一标的绸缎品种花色齐全,你的呢?”
“只要人间有的,我的店里尽有。”
“呵,牛皮不是吹的,蛤蟆不是飞的,说说看,你的店里头都有些啥?”
李高兴冲冲地催问,邵大侠如数家珍般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