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气咻咻皇上下严旨 怒冲冲首辅斥词臣(8 / 11)
几个守值的军士,像泥塑的金刚一样站在大门两侧,他回身问站在门厅前的门子:“这信是谁给你的?”
“一位老人。”
“老人。”
“是,看上去像冬烘先生。”
“人呢?”
“留下信就走了。”
“快去把他追回来。”
“是。”
门子嘴上答应着,脚下却慢吞吞的。张居正一跺脚,吼道:“快些!”
门子一惊,再不敢怠慢,飞也似的朝胡同口跑去了。张居正一直目不转睛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忽然意识到站在门口不妥,复又怏怏地蹙回书房。
过了一会儿,门子满脸大汗跑来禀报,说是找不见那老头儿了。
“你敢断定是个老头儿?”张居正问。
“千真万确。”
“是个什么样的老头儿?”
“瘦巴巴的,好像懂点文墨。”
“知道了,去吧。”
门子离开后,张居正又把那首诗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脑海里老是浮现出玉娘袅娜的倩影和忧伤的眼神。打从去年冬上,玉娘离开积香庐不辞而别后,张居正曾多方打听她的踪迹,迄今仍无寻获。往日,玉娘不止一次露出厌世出家的念头,因此张居正派人多次查访京城内外的所有寺院,一次次都失望而归。玉娘离走的头两三个月,张居正心情一直不好。白天忙于政务,倒也不觉得什么。一到夜晚,他就感到百无聊赖。自玉娘走后,他已很少去积香庐,偶尔去一次,睹物思人,只会让他徒生伤悲。这样怨怨艾艾过了几个月,心情才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恢复如初。期间,李太后曾向他打听过玉娘的下落,他不敢说玉娘是因为邵大侠被杀才愤而出走,而是含含糊糊地回答说玉娘为了心中夙愿已遁入空门。听说这么一位美丽的小女子能摒弃红尘矢志苦修,李太后对她的印象越发地好了。她要张居正捎信给玉娘,仍要她来宫中探讨佛事。张居正只得敷衍承诺,其实他实在不知道这一只江南的雏燕,如今飞向了哪里。就在他渐渐淡忘的时候,这位玉娘又奇迹般地出现了——不是她的人,而是她带来的这一张痴情如旧的香笺。
这一首绝句,短短二十八个字,寄托了玉娘对他尊父的无尽哀思,诗中以“贱妾”自称,说明玉娘仍没有改变对他的挚爱。闲廷空自吊黄昏,这闲庭在哪里?诗中透露的消息,可以断定玉娘仍在北京,同住一城却恍若参商难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