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确的事情——挑战高管(4 / 18)
到公司董事会做出决定,由年少的康熙出任董事长之时,公司的产品已经垄断了海内外市场。虽然民间反垄断的呼声持续不断,但国情决定了大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拆分尚待时日。
像这样一家大型的公司,其人力资源管理极为严格,每一个进入公司能够成为部门经理的角色,都是经过了十年苦读的煎熬,至少混个MBA文凭,才能够获得这样一个机会。以韦小宝当时的条件,绝无可能通过应聘面试。那么,韦小宝又是怎样进入这家公司并成为其中一名员工的呢?
正像大家所知道的那样,韦小宝并不是通过正规的招聘面试进入大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事实上,虽然他早已知道这家公司的名字,却压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进入其中,并成为康董事长日后最倚赖的助手。
当时韦小宝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他的习惯是先解决迫在眉睫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无论项目有多么庞大,多么的千头万绪,要想着手解决,就一定要从最迫在眉睫的地方入手。
摆在韦小宝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吃饭。
恰巧一家公司集体食堂的一名勤杂工小桂子家里遇到了点麻烦,忙着回家,韦小宝抓住这个机会,顶替小桂子的名字,就在这家集体食堂做起工来。但是很快,他就惊讶地发现,他居然有幸加盟了国际上最为庞大的集团公司,而且那个天天跑来食堂借检查伙食之机趁机偷嘴吃的、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员工,赫然就是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康熙。
这一发现令韦小宝欣喜若狂,能够攀附上康董事长,这可是他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但是很快,他就发现情形不对头。
董事长也好,部门经理也好,最需要的就是追随者,如果没有得力的臂助相辅佐,其权力及影响也就形同于无。
说得更明确一些,上级主管是依赖你的作用而成为上级主管,如果你不能成为上级主管实现工作目标的工具,那么,上级主管也不会认同一个毫无价值的员工做他的部属。那种一心指望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想法,只不过是出于对职场规律的无知。
当时的康熙董事长正是由于陷入无人可用的困境,而失去了在公司中的影响及作用。
导致康熙董事长失去在公司中的影响力的最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他刚刚接掌董事长权柄不久,尚未形成自己的管理团队。二是集团公司总裁鳌拜声望过高,追随者众,凡属集团公司重大决策,几乎都是由鳌总拍板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