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农民大职场——韦小宝访谈札记(14 / 22)
韦小宝:当然有。
雾满拦江:韦总,你这个说法有什么证据没有?
韦小宝:有,你可以看看我们中国现在任何一个地方,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在采用农业思维来管理商业经济。
雾满拦江:用农业思维管理商业经济?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的领导思维还停留在农业时代吗?
韦小宝:否则,像“不能换脑筋,就换人”一类的激励口号,又怎么会在一段时间里大为流行呢?
雾满拦江:这个脑筋是怎么换的呢?韦总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韦小宝:好的,我就给你讲一个贪官刘大炮的故事好了。
化肥是农业增产的主要手段之一。有一段时间,由于农业生产加快了进度,市场上的化肥变得供不应求,为此,许多地方纷纷上马建设化肥厂。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新建化肥厂生产出成品还需要一段时间,而目前化肥短缺的问题几乎摆在了每一个农业地区领导的桌面上。
各地农民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化肥经销商肆意抬高价格的恶劣行为,这种严重伤害农民利益的做法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种植业的成本,令农民不堪其重。为了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各地纷纷颁下红头文件,对化肥经销商进行限价,并制定了详细的惩罚措施,谁敢坑农,就会遭到主管部门的严厉惩处。
江东一带,有一个叫胜高的小县城,也面临着化肥短缺的问题,胜高县物价部门立即制定了农业保护政策,希望以这种方式保护农民的利益。但是,利之所在,人之所趋,有两家化肥经销商,却对物价部门的政策阳奉阴违,暗地里将化肥价格抬高,狠狠地宰了农民一刀。
这件事被捅了出来,物价部门立即对这几家经销商进行了查处,准备按政策对其罚款,可是这一做法却遭到了胜高县县长刘大炮的反对。
刘大炮的性格直爽,想到就说,大嗓门就跟炮筒子一样的响,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名字。他坚决地反对制裁那几个化肥经销商,还亲自跑去对那几个忐忑不安等待惩罚的化肥经销商说:“你们甭理会那一套,市场经济嘛,随行就市,化肥你们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谁也管不着你们。要是有谁敢对你们指手画脚的话,我跟你们说,那就是违法的,到时候你们打电话告诉我,我替你们做主。”
刘大炮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当地农民及各级领导班子的极大愤怒,一时之间,举报信、投诉电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