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15 / 23)
成了。现在才知道学问真是终身的事。如今一梦醒来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后悔在学校这几年没有分出精神好好玩一玩。自己又要板起脸做先生去了。”她沉静了半天。
“还有呢?”蔺燕梅说:“史宣文?”
“我就想起你来,燕梅!”她说:“我总觉得你不像是应该跟我们走向一条路的。我想不起来你将来是什么样子;守了一屋子的书?拿了一支笔?写莎士比亚《对开本》的研究?我觉得不像。另外一条路呢,你看你的母亲。有这么样一对儿人人喜欢的孩子,学了那些年音乐,为自己女儿谱一支歌?叫人人羡慕!我也觉得不像你。不过以今天的我回头来看,我觉得还是生活本身要丰富些才好。至少也别像我们这样单纯简陋。不过我也不赞成冒险。我想,一个人总要随时四下里看着,别把自己范围住了。什么事情要是按照自己高兴去做。吃了亏,也甘心。是自己要那么做的。人生下来,只有一段有限的生命。就像有限的钱一样,固然要考虑,同时也要任性的花!”
“姐姐!”蔺燕梅听了就问伍宝笙:“你说呢?”
“史宣文跟我想的都是差不多的事。”她说:“方才听她说的时候,我有点替你担心。她说的那种感觉确是我们这会儿想的。也非如我们这样埋头傻念了四年书不会感觉到。然而回头来有这种感觉是不要紧的。比如今天的你一下子不考虑就接受了这思想,我就不敢说是安全的了。进学校不是为了求学的,难道是为了玩才来的?学问不是终身的,难道是学了四年便去了?四年功课向我们索取了四年好光阴,真是一件伤心事。但是这种制度下的大学教育如今全世界那一国不是同样的情形!有时候我会觉得用不到这许多大学。更不必糟蹋这许多女孩子来上大学!有时候我又不服气,不服气光是男学生才念书,便拼命去争。从这一点来说,我倒也未曾失败过!”她想起的事情太多了,也一时接不下去话了。
那边蔺燕梅不大懂了,她问:“不是说现在大学生还嫌太少吗?照你说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是简单的。”伍宝笙说:“比如这一年,我们经济系有五百四十多个学生。中国一国也用不了五百四十个经济学者。可是一个中国银行,大小分支行,就要用不止五百个懂会计的人。一个学者,同一个技术人员是太不同了。我们换过来用。好比用斧子开门用钥匙劈木柴一样。换过来制造也是同样的弄不好。大学是培养专门学者的地方。如果我们造就的经济学者都出去当了记帐员岂不太可惜了。偏偏钥匙又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