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1)(20 / 22)
当然可原谅,如果是生长过程中不可免的事,或是灌溉,浇护之中不小心的事,你是不是也不得把它一切美点抹去,高唱完美,至善的高调,而抛弃了援助的责任,同慈悲心?
“你们承认不承认冯新衔特别在小说里注重说明了大澈悟便生出大慈悲?而不是苛刻?这个人,你们看,经过了多少引诱,失败,犯尽了几乎一切不可恕的过错,而临死时是不是仍如同天使一样光耀,圣洁可以进天堂?他是始终未放弃努力向上呀!只此一点,是不是就该令人同情,原恕?
“不光是原恕而已,他要自知自己未遇如此大引诱,大难题,是幸运。如果遇上,他未必比得上书中人。他该肃敬自反!”
这时,饭桌上已没有一个人在吃饭了。他接着说:“我们写小说尚且如此,我们用来看实际的人更该存心怜悯。我们同学朋友之间要小心批评。
“我们希望求得十全十美的偶像,我们更珍惜白壁一瑕,因为这才更令人心痛,要想念它其余的优点要来争取我们的同情!它的全体更是我们说教的至例。现在我们就有这么一个例子:
“这白璧是太美了,又太为我们珍视了,于是,虽然有这么一点点儿碰损,也会叫我们看得有车轮大!这一点点碰损如果在旁处也许我们连注意也注意不到,不过到了这里,我们就会只看此一处忘了其余它的光泽。如果苛求惯了也许不免要说它令人失望,而责备它。事实上,请想一想,它自己岂不伤心得更厉害?它不是自己的错,我想了一早上,我慢慢觉得出来,它此刻所需要的岂是责备!它应该得到安慰同鼓励,免得心灰过甚,走到宁可玉碎的路上去。”
他说到这里,便要求大家放松太紧张的神色,听他述说蔺燕梅的不幸,这朵在校园中长大,如大家共爱的花如何会现出凋落,遭遇了不愿遭遇的事情之经过。他说:“她到学校来的时候,我们几个人见到的。她慢慢茂盛起来时是我们自觉有扶助爱护之功的。她在第一次春季晚会中唱歌述说三愿时,我们都默许的。她今天出了事我们可以心安而觉无过么?我们想她家在万里重洋之外,我们对得起送她来此入学的父母么?她今天伤心成这样,我们对得起她么?事情虽说不大,可是她似乎心已碎了。她一向是多么努力珍护自己!她自律的规条太高。好比那白璧,才显得这不幸事件在她心上之严重。”
这感觉恐怕不是小童此刻独自有的。也不是乔倩垠,凌希慧她们女同学凭了蔺燕梅素日行径看出来的。这几乎是人人感觉得到的。听的三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