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尾声(4 / 5)
整个儿影响了我这些年,也许她的善良同智慧将导引,维护我一生。我愿用这一本书骄傲地把这友情的美丽显示给我最慈爱的母亲看,因为宗岭姊的母亲早故,我答应把母亲分给她一半儿。我另要表示我对智周的感激,他是我十几年来最忠直刚正的良侣。我要把他谏诤劝戒的功绩告诉我辛劳殷注的父亲知道。因为我一直单身在外,常年劳双亲惦念。再说智周的父亲年前也亡故了。还有……,我的好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没法在这里一一道谢,但是你们看到这本书时,一定感觉得出你们的友情在我心上的份量。
虽然我还嫌它短,实在这谢辞已写得长了,我不愿说那句俗话:“礼多人不怪。”却希望令我感激的人明白“语短情长”。
出版后记
十四年前,《未央歌》完稿后不久就是战后复原大迁动的时候,原定的出版计划未能实现。但是多亏朋友们的爱护,原稿得以保全没有散失,辗转又回到我手中来。我那时觉得没有什么出版也好,可以等有空时慢慢修改一下再说。
十四年来我的生活里像前奏曲中所说的那种“诗篇”的成份越来越小,而“论文”的成份日益增多,在不同的心境下向了不同的目标年年忙碌,一直未曾消停下来再从事文艺写作。不但《未央歌》成了这些年来惟一的长篇,连所想的修改,出版种种都未得积极进行过。
一年一年过去,师长,同学,朋友们看过《未央歌》的人常常鼓励我出版。读过原稿不止一遍的朋友中,特别是顾献梁同学告诉我说,《未央歌》出版时应该保存本来面貌,我们在许多年后实在无理由也无资格来修改当年作品。他的话一下打通了多少年出版上的一个心理故障,今日《未央歌》出版不在远了,不觉体会到五年前他那一句话的深意。现在印出的《未央歌》除却少数笔误之类改过以外可以说保存了原稿面目。
从有决心出版到成书中间还有一大段路。这次可以顺利出书完全因为得到了人生社的王道先生及夫人沈醒国女士一片热诚的帮助。我在一九五八年底因为研究工作道经香港得以在那里和他们两位会见。谈话不及半日,竟似相识半生。校对,编排,有了他们本色当行来偏劳,我已马上觉得肩上轻松了许多。人生社经理陈质仁先生又慨然接过去所有出版印刷事务上的责任,驾轻就熟更不用我这外行来多事了。所以除了旅途中校看一些清样,通信商量些细节外简直没有我的事可作。特别令我心喜的是《未央歌》这一本从少年友爱得到启示而完成的稿子终于由中年的友情之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