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2 / 3)
心虚的赵国生在看到赵美丽那种惊奇笑容,自然而然的自动理解为是笑非笑的怀疑,怀疑他知道的已经超出范围了。
赵父赵母两个老人家好糊弄,比较他们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整天窝在村子里,要想了解外面,需要通过报纸和电视,这年头,信息的传播可想而知。
而两个男孩子比较粗心大意,一门心思全集中在这新鲜又好玩的“花花绿绿”的王府井新世界里去了,那还有时间去考虑他爸为什么知道这么多?恨不得他爸说得更多更详细,最好还能让他们每样都体验一番最好。
至于刘兰秀深刻的体会过赵国生的学习能力之后,她已经在心底把他魔化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连外国话学起来都毫不费劲的人,知道这些东西?很奇怪吗?
“噢,听你嫂子她娘家大哥说过。”确实曾经提过这么一嘴,讨论过几句,或许当事人都忘记了,不过,巧儿她娘家哥嫂确实见过世面,尤其是巧儿娘家嫂子,人家家里有不少亲戚在上海这类大城市的。
“哦”想想也是,赵美丽随口应了句,也不知道信了没有。
“姆妈,我们买点什么特产带回去?”刘兰秀东瞧瞧,西看看,这个想买,那个也不错,可是这个太贵,那个不太好带,一直挑挑选选的犹豫不决,只要把求助的目光转向赵母,希望婆婆能给出一个好的意见。
在这种省钱的事情上,刘兰秀很会耍小聪明的找到统一战线的战友,且很有决定权的一位。
“这么多种类,随便挑两样有代表性的就好。”最好经济实惠点的,既便宜又量大,婆媳两人对视一眼,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奶奶,买烤鸭吧,来北京了,怎么能不吃北京烤鸭呢?”赵爱强立马跳出来抢着说,这可是他从好几位同学那里打听来的,要是没尝过烤鸭的味道,那他回去怎么说啊?
“哎哟,乖孙子诶,这天气,烤鸭怎么带回去啊?在火车上就得变味了。”孩子就是孩子,竟说孩子话,赵母好笑的一句带过,烤鸭,她刚才可听说了价格,就算天气允许,她也舍不得啊,要是一家一只,那得多少钱啊。
“特产的事就交给我吧,保证你们满意。”京八件多有名啊,好不容易来一次北京,他才不像刘兰秀,别以为他没看出来她们婆媳对话的言外之意。
既然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了,还斤斤计较那些零头干嘛?显得多小家子气啊。
“你?你一个大男人懂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