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7)
信你自己也清楚,你研究的新药如果投入使用,会带来一场变革的!”
米勒先生以为自己的提议一出,薛琰会立马同意的,而不是直接将自己的研究定义为一个不成熟的设想。
如果在他的国家,哪怕只是个小小的设想,许多人也会把它修饰的华丽无比,到处求人投资的。
兴许这就是华夏人跟米国人的不同吧,他们更谦虚,米勒先生自以为非常了解华夏人,干脆把自己眼里青霉素诞生后的影响,跟薛琰描述了一番,“你得到的不止是无限的财富,你还会名垂青史的,姑娘!”
“我们还愿意为你提供去米国留学的机会,如果你将自己的研究搬到米国去的话,财团还会为你建立实验室,”米勒先生一项项抛出他自认为的最优厚的条件。
薛琰摇摇头,如果是太平时代,她对这个事自然是求之不得,但这时候,什么橄榄枝的背后都可能藏着阴谋,“可能您对我的研究有些误会,目前来看,它并没有外头传的那么神奇,如果您的人去认真了解了,就会知道,西北军军医处里,有许多存仁堂的大夫在当老师,我们在救治过程中,也大量用了存仁堂所制的消淡止血药。”
那个米勒先生当然知道,他不会告诉薛琰,注意到齐州之战于以往的不同之后,财团还派人亲自去了齐州,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也是因为他的人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米勒先生才不得不亲自见一见薛琰。
比起顾家这种家中还有从政的老牌中医世家,米勒先生最先想到的还是薛琰,在他看来,从薛琰这里入手,投入更少一些,而且一个背景并不那么雄厚的小姐,也更容易控制。
米勒先生也不认为事情真的像薛琰说的那样,她的研究是依靠顾家的帮助的。
虽然至今他没有见到那些消炎药是什么样子,也无法去研究其中的成分,但却清楚的知道那些药水是通过输液来进入人的身体的,“薛,你太自谦了,我们财团每年都会有针对年轻学生的培养计划,我只是希望能通过财集的力量来给你支持,你相信我,我们所能给你的,会比一个顾家给你的更多,”
米勒先生报出了一大串学者的名字,“我想跟他们一起,你的研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变成药品,用来治病救人。”
那得看用来救谁了?如果自己真的跟他们合作了,只怕休想再踏入华夏一步了,更别说为自己的国家服务,薛琰坚定的摇摇头,“真的不行,米勒先生,您应该知道,我已经跟顾家签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