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示好(2 / 6)
,还有一个原因细粮好吃人就吃的多,粗粮难吃吃得少可以省粮食。
不过周诚志同意,那就按照这个办法来,队员们也没多大意见,反正也没有多少,一个人往年也就分个五十左右,今年收成好有可能分七十斤。
这些粮食要顶到秋粮下来,顶不到的就要饿肚子。
有会计领头扒拉算盘,那边记分员王路带着一帮男劳力,让他们把麦子过称。
一共种了多少亩麦子,总收成多少斤,交公粮百分之二十三(麦子公粮比粗粮要多几个百分点),附加税还得是公粮的百分之五个点,除此之外还得有购粮任务,杂七杂八的上缴就超过百分之三十。当然,秋粮的时候比例就会下降很多,也就是总共百分之十七到二十。
好在麦子除了交给公家的就是留种子和应急粮,不需要给牲口留,牲口主要吃秋天的粗粮,然后就分口粮。
一共不到三万五千斤麦子,公购粮、种子、应急粮等等留够了,剩下的不到两万斤。
这两万来斤按说也不能全部分掉,要按照最高口粮指标,加上秋粮一起合计,最高一个人分440斤,孩子减半,超出的总数就是余粮。余粮也要求卖给政府。
不过这个余粮也有可操作性在里面,有没有余粮还是队长说了算,毕竟留多少粮食也是有弹性的。
说起交公粮,既然是农民光荣的义务,自然是白交没有钱的。购粮有一点是按低于市场价收购的,大约在五分到七分一斤,余粮就是按照市场价卖给粮管所,差不多一毛八厘。
当然这个市场价是指导价,上面定下来的,也并非自由交易价格。
如果是黑市自由交易,那一斤麦子起码要两毛的,就好比现在城里一斤面粉一毛八分钱,如果想自己悄悄买,那至少要三毛五分钱。
等会计算出来以后,王路就带着人把粮食分堆,公粮自然是要交最好的,颗粒饱满、晒得焦干,然后是集体的,剩下那些差的分给队员。
周诚志在一边看着,盯着会计拿了队员们的花名册一家一户地叫。
这时候张根发听了消息跑过来,“你们干什么?干什么?”
……
张根发这几天真个是从天堂跌进地狱,急得不但头顶秃得更厉害,又上火,两眼发黑,一场大雨给他急火攻心昏过去,这两天躺在炕上下不来。
今儿刚好一点,三队四队生产队长去请示,试验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