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偏心的(6 / 7)
呢,买回去做鞋子也好啊。
莫茹一看表示自己要多买一些,不但可以做鞋子,还能给孩子做被子,剪拼一下也能做裤子。
冯如道:“这个便宜的,你买的那些色织布要两毛七一尺,这个八分钱就行,我们还有议价的零头,我给你七分钱。”
莫茹不知道他们规则,估计是次品布不好卖,可以自主调整价格之类的,也可能是他们私下的操作,售货员可以赚点钱,7分的话冯如就不赚自己钱。
她也没拒绝,现在自己没钱没票的,人家给点好处当然要收着。
她咬咬牙扯了12尺次品布,花了一块五分钱,又扯了八尺色织布,花了两块一毛六。
冯如动作麻利,量布的时候每一尺还给往外放缝头,到最后20尺布买下来,差不多能多给她量出一尺来。
买完布,莫茹开心地道了谢,人家的好意她当然知道。
冯如笑道:“不要和我客气,你们还买什么?”
她原本也不是多和气的人,没有斜眼儿那么势利眼,但是整天在这里站柜台跟一些泥腿子打交道也无趣得很,现在莫茹算是她的恩人,自然多几分耐心。
莫茹就说还要买铁锅,把购货券拿出来递给她。
冯如道:“我去给你问问,这个不一定天天有呢。”
有肯定有的,但是有票也不一定卖,供销社就是这么拽。
有内部人员去帮忙说句话,自然还是能买到的。
一口农家常用的大铁锅直径有68厘米,要三块三,贵得很。莫茹和周明愈商量,他们就俩人,而且过阵子大锅太打眼,不如买个小点的,就是券不想浪费。
冯如立刻跟负责这边的售货员讲一声,那人也同意,让他们挑了一个45公分的双耳铁锅加一把菜刀一把铲子,然后给他们找回一张再买同样大小铁锅的购货券。
其他乌货以及陶器不用票,这东西有些手艺人家里也烧,挑着下乡卖。莫茹就挑了一个汤罐,一个大海碗,四个瓦盆,再买一个瓦缸,还挑了几样家里匀不出来的做饭必备工具。
乌货很便宜,看着大件儿的也才三四毛钱。
周明愈看还剩下几毛钱,就挑了个三人份砂锅,“熬粥熬汤这个方便又保温。”
莫茹也说好,早晚的熬点小米粥也挺好,于是两人把七块钱花的还剩下三分,周明愈又做主给她买了一大把冰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